———— 以上內容為廣告 ————
本文由尋美南部(原南部傳媒)推送
清晨七點,南部縣人民醫院住院部15樓護士站內,護士長雍霞盯著訂餐系統后臺——昨天有位家屬留言:“老人術后想吃軟爛的南瓜粥,菜單里沒找到。”她立刻截圖發給食堂質量監督小組的監督員青文萍,不到十分鐘,食堂彭師傅的回復就來了:“今天中午就加,再來道土豆泥,適合術后病人吃。”
南部縣人民醫院。馮紫琳 攝
2024年底,醫院成立了食堂質量監督小組,每周收集醫護人員和患者的用餐意見。剛開始,食堂窗口前排長隊、病員餐品種單一的問題最突出。“有位大爺提著保溫桶在食堂和病房間跑了三趟,說買不到合胃口的病號飯。”青文萍翻著最初的記錄冊,語氣里帶著心疼。
改變從一份“會說話”的菜單開始。醫院根據收集的用餐意見,把“糖尿病餐”“術后流質餐”等需求單列出來,每周更新菜品。
腫瘤科患者張阿姨的女兒記得特別清楚:“媽媽化療時沒胃口,我在訂餐系統留了句‘想要酸甜口味的開胃菜’,第二天就看到菜單新增了番茄豆腐煲,食堂還打電話問咸淡合不合適。”現在,菜單上不僅有常規套餐,還有標注著“低脂”“高蛋白”“無辣”的分類標簽,像一本會“對癥下單”的暖心手冊。
南部縣人民醫院食堂。馮紫琳 攝
更關鍵的變化藏在送餐流程里。食堂配送員楊玉秀曾是最“腳不沾地”的人之一。醫院樓層多、科室分散,送餐高峰期,他得拎著沉重的餐箱在各樓層間飛奔,汗流浹背是常態。“最怕飯點碰上電梯高峰,等一趟電梯耽誤好幾分鐘,后面的餐就可能涼了。”楊玉秀回憶道。
針對“送餐人員少、效率低、送餐慢”這個老大難問題,醫院形成了操作性強的解決方案:一方面,增加送餐人手,緩解高峰壓力;另一方面,實施分時段錯峰配送,優化路線;更貼心的是,在送餐高峰時段,對特定電梯實行“送餐優先”直達管控。
現在,楊玉秀刷卡就能優先使用專用電梯,直達目標樓層。“以前,爬樓梯送完一層樓要五六分鐘,現在電梯直達,一兩分鐘搞定,餐盒都是燙手的!”楊玉秀拍了拍保溫餐箱,笑容滿面。
在南部縣人民醫院,從菜單分類到送餐提速,都生動詮釋了關注民生需求,體現在最貼近群眾生活的食堂窗口前,在患者家屬最關切的餐食需求中。
來源:中新網四川
轉讓信息
南部奧體中心附近一精裝修辦公室轉讓,面積140多平,單屋獨棟玻璃房,視野開闊,停車方便,水電設施齊全,裝修風格簡單大氣。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來現場考察,轉讓價格面議!(聯系電話:19960865678)
點擊正文卡片關注我們
南部人身邊的大事、小事都在這里
廣告爆料
聯系電話
(微信同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