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曹雪嬌
7月9日,北京市人民檢察院舉行北京檢察機關刑事執行檢察工作媒體集中采訪活動,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相關部門負責人通報北京市檢察機關刑事執行檢察工作情況。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五檢察部(刑事執行檢察部)主任曹晶介紹,2024年,北京市人民檢察院深化“派駐+巡回+科技”機制,持續提升履職監督能力。
一是加強改進派駐檢察。強化派駐檢察工作,充分發揮派駐檢察“前哨”“陣地”作用。市檢察院制定《北京市檢察機關派駐看守所、監獄檢察工作指引(試行)》,進一步規范派駐檢察工作。同時加強常態化督導,一體推進派駐檢察業務建設、隊伍建設和檢務保障建設。目前,全市共設有35個派駐監獄、看守所檢察室,每個派駐檢察室均至少配備1名檢察官+1名檢察官助理,通過日常派駐檢察,加強對重點時間、重點場所、重點環節、重點人員的檢察,及時發現和糾正監管場所刑罰執行和監管活動違法違規問題,有力維護監管場所安全穩定。
二是持續深化巡回檢察。在最高檢統籌組織下,開展跨省看守所交叉巡回檢察,圓滿完成巡回檢察任務。根據市檢察院監獄、看守所交叉巡回檢察三年工作規劃(2023-2025),每年組織開展監獄、看守所交叉巡回檢察。2024年,北京市檢察機關共組織成立7個交叉巡回檢察組,對全市5所監獄、2所看守所開展交叉巡回檢察,結合發現的刑罰執行和監管活動執法問題制發監督文書14份。相關單位已結合巡回檢察問題進行整改并完善系列規章制度。
三是探索創新數智檢察。優化整合條線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2024年,持續推動數字檢察賦能刑事執行檢察工作,14個模型在全市刑事執行檢察條線全面應用,實現主要業務領域和重點環節全覆蓋,數據模型發現線索成案占全部刑事執行監督案件總數的70%以上。例如,財產刑執行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的應用,提升發現監督線索的能力,由應用前的每年百件左右躍至千件。模型推廣取得較好成果,在2024年度全國檢察機關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推廣活動中,北京市檢察機關研發的罪犯減刑假釋監督等5個模型上架最高檢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管理平臺。積極推進“大模型體系化+智能化”建用工作,2025年研建涵蓋監獄檢察、看守所檢察、監外執行檢察、財產刑執行監督、刑罰變更執行監督五大領域32個監督點的刑事執行監督大模型,采用大數據、OCR、語音轉化、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監督數據自動識別提取、智能篩查和自主分析功能。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