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7月10日訊(記者 封其娟)2025年首批權益二季度報出自同泰基金,涉及3只產品,即王秀旗下同泰金融精選、同泰產業升級,馬毅旗下同泰遠見靈活配置。
據財聯社6月25日的報道,choice數據顯示,同泰產業升級成年內第二只“翻倍基”,暫居年內收益榜首,也由此揭示了一只“機構定制款”產品在遭遇機構撤離、全倉銀行股后出現的業績暴漲。相較于一季度末,同泰產業升級的規模、重倉股、業績表現、持有人結構均在二季度出現較大變化。
現有數據(截至去年年末)顯示,同泰產業升級自成立以來機構持有比例始終為100%。正因如此,該產品一季度末遭遇機構全額撤離后,直接坍塌成“迷你基”,規模甚至不足萬元;到了二季度末,同泰產業升級合并規模增至1.45億元,且無單一投資者持有20%以上份額,這或許意味著二季度已通過吸納新資金實現規模修復,是否已從“機構獨攬”轉型“散戶化持有”還需等待中報披露結果。
除了規模回升,該產品重倉配置也回歸原定主題。相較于一季度末全倉A股銀行股,同泰產業升級二季度末重倉股已明顯貼合“產業升級”的產品定位,十大重倉股多為機器人板塊的港股和北交所個股。如季報所言,二季度主要指數漲跌不一,風格分化明顯,小盤股表現突出,wind微盤股指數持續創新高,二季度漲幅超 20%,成為A股市場的領漲風格。
較之同泰產業升級的策略 “糾偏”,同樣由王秀在管的同泰金融精選二季度仍堅守大金融板塊。前者已擺脫“萬元基”狀態,后者規模仍持續低于紅線,連續3年多靠著“報告監管”續命。規模長期低迷,也暴露了產品本身的市場吸引力不足。
上述2只產品,與王秀管理的同泰開泰、同泰慧盈等產品共同構成“機構定制矩陣”,這類產品規模依賴單一機構,穩定性差,且易因機構撤離陷入“迷你化”困境。
業內人士稱,上述情況是不少資源有限的中小基金公司的現狀——依賴機構定制快速擴充產品線,但通常缺乏散戶吸引力,規模與業績穩定性不足。
同泰產業升級:規模回升,轉向機器人賽道
截至二季度末,同泰產業升級合并規模為1.45億元,總份額為0.89億份,較一季度末9887.46萬元的總規模增長4612.54萬元,增幅為46.65%。具體來看,該產品A、C類份額二季度末規模分別為0.8億元、0.65億元,分別較上期增加3996023.00%、820841.40%。
相較于一季度偏離“產業升級”主題,重倉股為清一色銀行股,二季度前十大重倉股則顯著偏向機器人領域,且持倉板塊也從A股轉向港股與北交所個股。
截至二季度末,同泰產業升級前十大重倉股依次為:地平線機器人-W、敏實集團、德昌電機控股、優必選、越疆、易實精密、豐光精密、機科股份、速騰聚創、首程控股,持倉占比合計57.08%。細究發現,這10只重倉股中包括7只港股個股和3只北交所個股,從主營業務或主營產品看,這10只個股均屬機器人板塊。
因管理規模限制,同泰產業升級一季報披露的十大重倉股名單中,實際僅持有6只個股,且均為銀行股,依次為渝農商行、北京銀行、無錫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農業銀行,涵蓋國有大行、城商行和農商行。
僅從季報披露數據而言,該產品二季度收益率表現明顯低于一季度。重倉機器人板塊后,同泰產業升級A/C二季度分別虧損0.29%、0.38%,較1.9%的業績比較基準,分別跑輸2.19%、2.28%;該產品A/C一季度收益率分別為103.69%、103.47%,分別跑贏業績比較基準102.55%、102.33%。
但值得注意的是,同泰產業升級3月31日凈值暴漲68.73%,產品凈值也由前一日的0.9747元增至1.6446元。通常而言,當基金遭遇巨額贖回時,贖回費用會計入剩余基金資產,導致凈值飆升。該季報還披露,有機構投資者一季度贖回全部所持的0.76億份,去年年末,該產品合并份額也為0.76億份。
一季報顯示,機構1將所持0.76億份全部贖回后,同泰產業升級一季度末規模僅為9887.46萬元。該產品權益投資占基金總資產比僅為1.62%,對應金額也僅為3383元。
結合上述變化,不難得出,同泰產業升級一季度的高收益率是機構撤離后、迷你規模下的短期數據異象,而非投資能力的體現。
據二季報披露,報告期內,同泰產業升級已無單一投資者持有基金份額比例達到或超過 20%的情況。
王秀指出,同泰產業升級重點關注人形機器人等 AI 應用方向,因當前人形機器人行業的發展趨勢已然明晰,2025 年被普遍視為人形機器人的量產元年。3 月因機器人板塊面臨過熱和調整壓力,短期做了切換。二季度以來,因特朗普關稅政策影響、疊加一季報財報表現不佳,機器人板塊整體呈現下跌趨勢。
該產品在二季度逐步切換回機器人方向,因板塊回調充分、部分一線標的回調幅度已超 30%,而馬斯克回歸、特斯拉機器人換帥將帶動機器人產業進展加速。下半年機器人行業將進入量產爬坡期,核心驅動來自頭部廠商訂單放量、大模型技術突破和應用場景實證,機器人板塊Beta 機會顯著,將持續布局其中具有高成長機會的細分領域,重點關注港股和北交所機器人方向。
重倉大金融,同泰金融精選多年困守清盤線
除了同泰產業升級,王秀在管的同泰金融精選也率先披露了二季報。
據二季報,同泰金融精選十大重倉股依次為:中金公司、中信證券、中國銀河、廣發證券、國聯民生、東方證券、新國都、金證股份、東方財富、移卡,持倉合計56.39%。
王秀指出,該產品繼續聚焦于大金融領域的長線配置,二季度倉位集中于券商(A/H 股)、金融科技等彈性方向。因券商和金融科技板塊牛市“旗手”的角色被反復驗證,且券商板塊的估值處于歷史低位,隨著A股市場回暖、兩市成交放量,將為券商經紀、資管和自營業務帶來更大的業績彈性。
而金融科技方向受政策的重視以及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科技的賦能,將帶來長期的成長性。另外,穩定幣憑借幣值穩定、低成本和高效率的優勢,隨著政策和應用的落地,將進一步重塑跨境支付,補充主權貨幣職能,推動貨幣國際化,虛擬資產相關業務將為券商和金融科技公司帶來業績增量。本基金將持續深耕大金融板塊,重點關注券商、金融科技方向的投資機會,把握好節奏,力爭為投資人帶來不錯的投資體驗。
二季度,同泰金融精選A/C收益率為7.2%、7.09%,分別跑輸業績比較基準1.44%、1.55%。數據顯示,自成立以來,該產品A/C已實現5.41%、3.88%收益率,較同期業績比較基準,分別跑輸15.11%、16.64%。
截至二季度末,同泰金融精選合并規模為0.499億元,較一季度末0.44億元的合并規模,增長了600萬元,增幅為13.64%。二季報指出,報告期內,該產品已出現連續6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的情形,根據相關規定,同泰基金已向中國證監會報告并遞交解決方案,本基金將繼續運作。報告期內未出現連續20個工作日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的情形。
值得注意的是,同泰金融精選2022-2024年的3份年報均披露出現連續60個工作日規模低于5000萬元的情形,但同泰基金均表示已向中國證監會報告并遞交解決方案,該產品將繼續運作。
另外,王秀在管的同泰開泰2024年、2023年年報,同泰慧盈、同泰競爭優勢2024年年報也均披露該情形。
除了同泰產業升級外,王秀旗下產品多呈現出“機構定制”的特征。自2022年年末起,同泰金融精選披露的機構持有比例均為100%;自2022年年中起,同泰開泰披露的機構持有比例多為99.99%;去年年末,同泰慧盈的機構持有比例為100%;自2023年年中起,同泰競爭優勢披露的機構持有比例均為10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