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春節期間,胡某在抖音上刷到一家美容院的宣傳頁面,閑得無聊,掃了上面的二維碼,加了老板張某的微信。張某以為胡某是來咨詢美容的客戶,但胡某出于戲謔的心理,直接喊了張某一聲“嬸子”。恰好張某確實有一個侄子正在上大學,就誤以為是他。
然而這個“侄子”說了很多騷擾的話,張某十分生氣,就和丈夫跑到堂兄趙某家大鬧。事后,張某還在微信群和抖音上辱罵趙某。趙某報警后,經公安機關偵查,找到了外地的胡某。
在公安機關的調解下,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張某、胡某向趙某賠禮道歉。但張某和胡某卻遲遲不肯履行協議。
法院判決:
趙某將二人訴至睢縣人民法院,法院判決張某、胡某各賠償趙某名譽損失1500元,張某在抖音平臺發布致歉聲明,胡某在其村委會公示欄張貼致歉聲明,致歉內容須經法院審核。判決后,張某、胡某仍未向趙某道歉賠償。
案件進入執行階段,在執行法官勸說下,張某和胡某也想早點消除此事的影響,便各自支付了賠償金。在執行法官監督下,張某在抖音平臺發布對趙某的道歉視頻7天,執行干警在胡某所在地村委會公示欄張貼關于本案的執行公告和胡某的致歉聲明,保留7天。道歉期滿,這起名譽權糾紛順利執結。
法官說法:
睢縣人民法院執行法官王建民認為,名譽權是指民事主體對其名譽所享有的不受他人侵害的權利。本案中,張某在微信群、抖音上辱罵趙某,造成了趙某及其家人名譽受損、社會評價降低,故張某的行為符合侵犯名譽權的構成要件,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即應當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胡某冒充趙某兒子,也給趙某一家造成負面影響,導致趙某及其家人社會評價降低,造成趙某和張某產生較大矛盾,是一系列矛盾的引起者,也應向趙某道歉。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微信群、抖音等平臺信息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用戶如果不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發布詆毀他人、貶低他人的侮辱性言論,會對他人造成較為惡劣的影響,自己要承擔法律責任,為自己的不當言行付出代價。
來源:商丘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