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7月9日)
多位市民反映
上海復興公園內又有貓遭受虐待
救助者:
受傷貓眼睛已縫合
上月被虐貓尋找領養
李女士稱,她與多位市民發現復興公園內有一只雙眼被射的貍花貓:“視頻中這只貓因為看不見,只能撞南墻一樣走。”
8日,救助人昭女士前去公園找到了這只貓,并將其帶去寵物醫院進行治療。“檢查下來炎癥指數很高,顱內感染,8日晚上醫院緊急給貓輸液、止痛。9日做手術,兇器已經被拔出來了,眼睛也做了縫合。”
“公園方面也幫助了抓貓,并且聯系了派出所,還在最后幫忙送貓到醫院的過程中將貓送上了車。”昭女士說。
記者曾于今年6月9日報道上海復興公園內一只貍花貓嘴巴被射穿,經過熱心市民7天尋找后終獲救。如今一個月后,復興公園內再發生流浪貓被虐事件。
此前報道:復興公園流浪貓疑被鋒利金屬射穿臉部!可以不愛但別傷害!最新消息
“救助群里大家都十分傷心,也很憤怒這種踐踏生命的行為,有人報警了。”9日下午,昭女士作為事件相關人士,前往當地派出所做了筆錄。
李女士稱,6月受傷的那只貍花貓“七喜”就是她救助的,“當時我們二三十個人花了一周去找它”。目前,七喜恢復良好,治療費用已經籌集夠了,在醫院一邊寄養一邊尋找領養人。
目前復興公園內仍有不少流浪貓,李女士與多位市民自發地為公園流浪貓進行絕育與轉移。“我們擔心后續還有貓遭到毒手,準備給它們絕育后進行轉移。”李女士說,“你把一個沒有絕育過的貓扔去別人小區,你不是害人家嘛。”她希望有更多的熱心市民可以加入進來,一起保護受到傷害的弱小生命。
律師:我國尚未出臺
針對虐待動物行為的全國性法律
“被虐的貓是否有明確管理人是問題關鍵。”7月9日,上海中島律師事務所合伙人、上海律師協會民事業務研究委員會委員李威杰律師告訴記者,流浪貓作為無主貓,其在法律性質上屬于無主財產。我國雖有《野生動物保護法》,但該法的保護對象是珍稀野生動物。流浪貓顯然不屬于保護對象范疇,不受該法保護。
若動物有明確管理人,即被虐待的貓是暫時走失或寄養的有主貓,其在法律性質上屬于貓主人的私有財產;貓被虐待行為致殘或致死的,虐貓者侵害了貓主人的財產權,應當承擔侵權損害賠償責任;貓的價值達到或超過人民幣5000元的,虐貓者將涉嫌故意毀壞財物罪,公安機關將立案并追究其刑事責任。
盡管我國目前尚未出臺專門針對虐待動物行為的全國性法律,但對于虐貓者并非沒有社會約束和懲戒措施。李威杰說,在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招聘管理中有這樣一條規定:即公務員應當具備良好的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行,“此前社會上也出現過考生因為虐貓,而被取消錄用資格的案例”。
在我國香港地區已實施《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第3(1)(a)條明確:任何人如殘酷對待動物(包括哺乳類動物、雀鳥、爬蟲類動物、兩棲類動物、魚類或其他有脊椎或無脊椎動物),無論它們是野生或已被馴養,都屬違法和可處懲罰。本條例最高刑罰為監禁三年或罰款200,000元。李威杰表示,香港地區的管理或可參考借鑒。
來源:東方網
編輯:施雨
編審:陳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