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課程筑根基分層教學增效益
莊河市新華路小學以樂器演奏為核心載體,構建起“面向人人,生生會樂器”的特色美育課程體系。學校打造系統化美育課程體系,結合學生認知水平與興趣特點,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打磨教學方法,確保從基礎指法訓練到復雜合奏編排的每個教學環節科學高效。
早在2006年,學校就將豎笛引入音樂課堂,有效提升學生音準能力,為視唱、學唱教學夯實基礎。2018年,葫蘆絲、巴烏成為全校必修樂器。學校創新實施“1+10+25”教學模式,開展有針對性的強化訓練,助力學生逐步掌握演奏技巧。
多元評價助成長家校協同搭階梯
學校構建了多元評價體系:過程評價貫穿日常學習,動態記錄學生成長軌跡;成果評價聚焦學期末演奏考核與舞臺展演,多維度量化評分;個性評價突破傳統標準,鼓勵學生發揮個性特長。同時,學校為每位學生建立“美育成長檔案袋”,實現美育成果可視化。
此外,每學期舉辦“家長開放日”,讓家長參與到學校的美育課程體系構建的過程中,通過學生展演、親子合奏、家長進社團等活動,凝聚家校共育合力,促進學校美育特色課程的發展。
為推動大連市中小學美育工作進一步發展,半島晨報與大連教育學院合作,開展“育美立人·大連市中小學特色美育展示活動”。今天,我們走進莊河市新華路小學,帶大家感受他們的美育特色與成果。
藝韻飛揚展風采 童心浸潤綻芬芳
學校構建階梯式教學模式,打造系統化美育課程體系。每周三,音樂教師團隊以集體備課為抓手,結合學生認知水平與興趣特點,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打磨教學方法,確保每個教學環節科學高效。
學校以多元藝術活動為載體,營造濃厚校園文化氛圍。通過鈴動竹竿特色課程,將美育特色與傳統文化極度融合,實現“以美養德、以美益智、以美健體、以美促勞”五育并舉協同發展,成為五育融合的天然載體。
未來,學校將繼續踐行“承啟”教育理念,深耕美育沃土,讓國樂之美浸潤每一顆童心,讓學生在充滿藝術魅力的成長道路上綻放新華風采,譜寫新時代美育發展新篇章。
【校長說】
李旭: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收獲自信與快樂
莊河市新華路小學以“承啟”辦學理念為引領,創建“三維五融”黨建特色模式,讓“五育并舉”的陽光照亮學生每個成長瞬間。學校美育工作特色鮮明。以樂器演奏為核心載體,歷經多年探索實踐,構建起“面向人人,生生會樂器”的特色美育課程體系。
學校創新實施“1+10+25”音樂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在音樂學習中收獲自信與快樂。學校的體育藝術特色項目“鈴動竹竿”凸顯五育融合發展,將美育特色與傳統文化融合,成為五育融合的天然載體。學校的多元藝術活動,讓學生在“感受美、創造美、傳播美”的過程中成長為“情感豐富、思維開放、文化自信、勇于擔當”的完整個體。
半島晨報、39度視頻記者李洪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