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說好房子好房子,國家也在倡導好房子,那遇到好房子是不是就可以直接往上沖了?
最近不少城市的賣房子的會跟你說,“你看,建筑面積雖然可能只有100平,但是實際使用面積做到了快100多平,得房率都超過了100%。這都已經是絕版了!”
在過去聽到這樣的詞大都感覺是營銷話術,如今看來,還真的透露出別的信號。很可能不一定會有了。
前段時間瘋傳,廣州即將出文件整頓惡性競爭的產品設計市場,據說,這份文件將終結廣州樓市“高贈送”“超高得房率”的設計,買房人、開發商和二手房市場都在緊緊盯著這份文件。
無論最終是否出臺,我都堅信,“樓市新規”已經被不斷升高的得房率玩壞了。
另外,7月1日執行的《成都市建筑工程竣工規劃土地核實管理辦法》《成都市建筑工程竣工規劃土地核實工作程序及標準》的通知,其中首次明確板率、層高等指標的允許誤差。
細節不多說,但從這個文件可以看到,未來新房可以卷實得面積的陽臺等區域,將被嚴格控制在要求范圍內。
這兩年,全國各地開發商卷得房率蔚然成風,秘訣就是“偷面積三件套”:陽臺+飄窗+花池。特別是飄窗,在新規房子設計中變得又寬又多,足以躺下兩個成年人,整個房子一圈下來全是飄窗。
有的是把防火挑檐調規改成陽臺,實際上就跟陽臺一樣,但在規劃中是防火挑檐,這個就是政策一句話的事,但是這不僅涉及到安全問題,更有不公平的問題。
即使沒有安全隱患,也有不公平隱患,你可以這樣做,我們卻享受不到,畢竟各地各區執行標準不一樣,還有就是牽扯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后續的糾紛,比如贈送陽臺是否可封,也是模棱兩可,最后可能要吃官司。開發商為了盡快賣房什么都干得出來,可不管交房以后的各種隱患。
除安全和公平問題外,新規的變動也給樓市帶來巨震!可以理解,現在市場不太好,為了能夠優化增量,吸引開發商積極拿地,提高新規后土地的使用率,提高新房品質,無可厚非。但是對于那些拿地還未上市的新房太不公平了,你拿地比我便宜,產品設計還比我更好,你讓我怎么活?二手房承壓又有多大?
這里還有個更大的bug,大家都在盼啊盼,因為越等越值,結果就變成了持續觀望,觀望是好事,但是沒有頭兒的觀望就是個死循環,即使是新房也會影響去化。所以,不管將來政策如何執行,這些問題都將面對。最大的影響是:原來的二手房,徹底淪為待宰羔羊。
實話實說,讓老百姓看到實惠是好事,開發商在不增加成本或者增加少量成本的情況下,提升得房率,讓買房人滿意,無論是開發商還是購房者,無疑都是非常好的,可見高得房率的重要性。
但是如果為了高得房率而影響到了房屋使用功能就得不償失了,2025年國家明確提出:建“好房子”不等同于建“大房子”、“貴房子”。在得房率層面,“好房子”理念主張破除“越高越好”的誤區,強調空間效率與功能平衡。
如今政策正在悄然發生改變,在越來越多城市逐步收緊“高得房率”政策背景下,這樣的房子還能買嗎?
在同樣情況下,肯定得房率越高越好,當然可以買。但是,購房者在交易環節中需格外留意可能存在的安全、法律與產權后續問題。甚至,有些開發商的規劃面臨政策調整而不斷修改,后續損失不可估量。
總之,在好房子盛行的年代,對老百姓來說是好事,不過其中的問題有很多,市場終究不能只靠高贈送來博眼球,好房子絕對不只是高得房率這個標準,這樣卷到極致終將會被反噬,讓我們付出更大的代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