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7月3日,我院學子走進滁州腰鋪鎮,一場別開生面的“三下鄉”活動溫情上演。志愿者們帶著防溺水知識與沙畫藝術,為孩子們編織安全防護網,同時也點亮創意火花。
防溺水知識課堂上,志愿者用動畫短片、真實案例,把溺水危害、預防要點講得透徹。“沒有大人陪,河邊不能去!”孩子們跟讀口訣,問答時踴躍搶答,“遠離危險水域”的意識,在互動里牢牢扎根。
沙畫環節瞬間點燃熱情。志愿者示范彩沙鋪撒技巧,孩子們小手靈動,藍沙填出“大海” ,黃砂鋪成“太陽”,紅沙勾勒“花朵”,把天馬行空的想象融進沙畫。沙沙聲響里,普通彩沙變成一幅幅童趣滿溢的作品,創作的喜悅綻放在孩子們臉上,藝術的種子也悄悄種下。
在飲食安全課堂上,志愿者化身“美食偵探”,用生動實驗揭開食品安全的秘密。切開腐爛的果蔬,霉變的果肉和滋生的細菌讓小朋友們直觀認識到變質食物的危害;展示“三無食品”的配料表,過量的添加劑讓大家直呼“太危險”。“買食品要看保質期和生產廠家”“路邊的零食不能隨便吃”,志愿者反復叮囑的安全要點,通過趣味講解深深印在孩子們心中。搶答環節中,面對“夏天剩飯怎么保存?”“哪些零食不健康?”等問題,孩子們踴躍舉手,你一言我一語,將健康知識越辯越明。
手工傘繪畫現場氣氛熱烈。志愿者為小朋友分發空白油紙傘和顏料,耐心講解繪畫技巧和色彩搭配。孩子們充分發揮想象力,握著畫筆在傘面上勾勒出生動的圖案,有的畫下靈動的小動物,有的繪出絢爛的花朵,還有的創作了充滿童趣的故事場景,個個專注投入。不一會兒,一把把獨具創意的油紙傘便誕生了。看著自己親手繪制的作品,孩子們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也在動手實踐中體會到了傳統工藝與藝術創作結合的獨特魅力。
這次三下鄉讓安全教育與文化傳承跳出刻板形式,借趣味互動與藝術創作傳遞溫度與深度。腰鋪社區工作人員表示,“三下鄉”活動成為孩子暑期的“安全伙伴”與“文化向導”,未來將攜手更多力量,用創意守護成長每一步。我院學子也以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后續將持續開展基層實踐活動,讓知識普及與文化傳播在社區落地生根,綻放絢麗之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