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養老金漲2%,對比2000和8000后發現,低者受到顯著傾斜
盼啊望啊,終于等到了7月10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于調整2025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
人社部官網上也披露了2025年養老金調整方案的全文。可謂是全網齊發,牽動著數億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消息一出,立馬引發了網友熱議,拱上了熱搜。
那么問題來了,說好的今年對低收入傾斜,咋做的呢?對比養老金2000元和8000元后才發現,原來低的人受到了極大的傾斜,一起來看看:
01,三項調整并行前進
說到養老金上漲,很多網友都表示別漲了,有人越漲越高,有人越漲越低,高者越高,低者越低,還有什么意義呢?只不過加大了貧富差距而已,何必呢?
可是養老金并非是簡單的做乘法,并非是2000元乘以2%和8000元×以2%的區別。
假如直接通過這種乘法計算,可以看出前者漲40元,后者漲160元,顯然這是不合理的,為什么上漲呢?一方面是物價,一方面是經濟發展,不應該再以收入的標準來調高差距。
所以說,此次官方宣布也給大家吃了一個定心丸,那就是不按照乘法,反而按照三項調整并行前進,三項調整金額相加才是最終的上漲額。重點的數據測算來了!
二,測算過程
養老金2000元和8000元上漲金額相差多少呢?
目前只是公布了整體調整的比例和原則,并沒有公布細則,各省市估計在這幾天會像雨水春筍一樣全部爆發出來。
咱們先按照某一個省市的例子來進行一下測算,看看養老金2000元和養老金8000元到底相差多少?
首先定額調整假設為30元,掛鉤調整假設為工齡每一年漲一元,超過15年的再漲一元,養老金掛鉤增長0.5%。
其次,高齡傾斜調整為70歲以上不滿80歲退休人員額外上漲30元,80歲以上額外上漲50元。
例子一:養老金2000元、工齡20年
退休人員情況:通過社保精算師之前的測算,想要領到養老金2000元,工齡在15年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此次我們假設工齡是20年,養老金2000元,非高齡人員,看看能享受哪些調整
調整金額計算:
- 定額調整:30元;
- 掛鉤調整:2000×0.5%=10元;
- 工齡調整:15×1+5×2等于25元;
總上調金額:30+10+25等于65元,漲幅在3%以上。8000元養老金能漲多少呢?下面繼續測算:
例子二:養老金8000元、工齡40年
想要達到40年工齡,養老金8000元或者以上的人員,基本上都是所謂的體制內人員,要么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要么就是比較好的國企中高層干部,所以說,他們的工齡一般都比較長,我們按照40年工齡養老金8000元來測算。
調整金額計算:
- 定額調整:30元;
- 掛鉤調整:8000×0.5%=40元;
- 工齡調整:15+25×2等于65元
總上調金額:30+40+65=135元,漲幅為1.7%,顯然是不足2%的。
三,對比結論
可以看出這三項調整相結合的方式,明顯能夠使得2025年養老金傾斜于低收入人群,漲幅明顯超過平均值。
通過舉例,我們可以看出刨除傾斜調整的因素,單單看定額調整和掛鉤調整,兩者之間存在差距,主要是掛鉤調整。
掛鉤調整與工齡掛鉤首先是肯定工齡的貢獻,工齡15年和工齡45年有深刻的不同,所以養老金有所差距也很正常,其次就是養老金水平的掛鉤,多繳多得,長繳多得,這一比例已經壓制的非常之低,所以差距也極為不明顯。
傾斜調整之所以沒有算在內,主要是考慮到60~69歲的人群,現在都不太屬于高齡,而且即便是同等條件下都是一起做加法,上漲同樣的錢數,并沒有所謂比例做乘法,所以說這一項不考慮也是有道理的。
總而言之,想要養老金多漲,那就要多繳費長繳費工齡15年的和工齡40年的,雖然前者。漲不過后者,但是從漲幅來看,已經明顯傾向于前者,讓他們多漲,大家怎么看,歡迎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