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媽談育兒
聽過一個女孩當街對媽媽哭訴的聲音:
“您總是說給我買最好的衣服、吃最貴的水果、還請了最好的家教老師給我補課,可對于這些我一點也不開心,您說您的所有付出都是因為愛我,可我也一點感受不到您的愛,只是在您要求我馬不停蹄成長中感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自卑,如果媽媽您愿意回頭好好看看我,其實我也沒有那么差勁的”
這番話,讓多少孩子感同身受,也觸動了多少家長的心聲
仔細想想,其實很多家長所認為的“愛”和“為你好”,在孩子的心目當中是根本無法感知到的
這是因為,家的存在本身就是孩子的充電樁,如果父母整天只要求孩子考多少分、有多懂事聽話,那孩子就一直在被透支情緒,又何來的充電可言呢
所以,愛孩子就要懂得給孩子充電
如果不知道如何做好這一點,那就從成為以下5種父母開始吧:
01
成為豐盛的父母
先把自己經營好,再去滋養孩子
愛孩子,從來不是讓孩子知道你付出了多少,而是成為一個會表達愛的家長
有一個媽媽,跟女兒訴苦說:
“我每天早上不到六點就要起床,把你和妹妹送到學校后又去上班,晚上回家還要馬不停蹄地做家務,襪子破了縫縫補補接著穿,就連身上穿的衣服也是幾十塊錢的地攤貨,可是為了你和妹妹能生活得更好,每次你們的衣食住行、吃喝用度,全部都是按照高質量的標準去滿足的,就怕你們以后像媽媽這樣活的自卑”
可結果呢,兩個女兒還是被媽媽養得自卑又膽小
特別是媽媽每一次訴苦過后,女兒都內疚地低著頭不敢說話,眼里不知不覺就蓄滿了淚水
事實上,孩子所需要的從來不是穿多好的衣服、吃最貴的食物,而是在爸爸媽媽那里能聽到讓自己開心又強大的話
比如,告訴孩子:“寶貝,雖然媽媽每天早上不到6:00就要起床、晚上常常是家里最后一個睡覺的,可你和妹妹總是那么讓我省心,自己能做的事情從來就不讓媽媽操心,這也極大地減輕了媽媽精神疲憊,媽媽真是太幸運了”
如此,即便是孩子沒有如你所說的那么優秀,但在豐盛的內心滋養下,孩子就會朝那個目標默默努力著
直到,整個家庭都充滿著豐富、更有溫度的愛…
02
成為自信的父母
相信能養好孩子,孩子就能優秀
經常聽很多家長抱怨說“看看別人家的孩子,總是那么省心懂事,根本不用管就自己長大了,而我們養孩子付出一切,還是撿最好的一切去滿足孩子,可到頭來居然養了一個天天頂嘴的白眼狼”
事實上,當我們說出這些抱怨話的時候,也是自己在教育上的極大不自信
遇到過一個媽媽,見她十次面,有九次都是在抱怨兒子身上的問題
可當我真正見到她的兒子,卻發現男孩并沒有所描述的那般不堪,相反的是男孩懂禮又勤奮,只不過是眼神里始終還是多了一份哀怨、自卑、還有敏感
我問媽媽“孩子其實已經很優秀了,可為什么你對他的評價還是那么低呢?”
媽媽回答說:“像我們這種普通的家庭,唯一出人頭地的機會就是把孩子培養成材,我們能做的也是對孩子多一些嚴厲和栽培,只有吃得苦中苦,最終才能成為人上人”
這樣的話聽上去似乎挺有道理的,可是當我們焦慮能不能把孩子培養成材的時候,到底是對孩子不自信、還是對自己的不自信呢
在蘭媽看來,這份信任缺乏,不管是孩子、還是我們家長,都需要從成為自我信心開始
比如,你希望孩子好好學習,那就告訴孩子:“你很棒,可是我們還需要給自己的學習定一個目標,只要你肯按照媽媽的方法努力,媽媽就有信心一定能把你培養出來,我們一起努力好嗎”
先有自信,后有動力,最后才能在實現理想路上成為更好的自己
遇到事情用信心克服一切困難、而不是自顧自地抱怨命運的不公,是家長送給自己最好的禮物,也是送給孩子最好的聲音
03
成為智慧的父母
多一些正向激勵,孩子才敢飛翔
好的教育、又能懂得表現愛的家長,他們嘴里說出的話往往都是充滿積極正能量的
如果一個父母經常對孩子說“你真笨”,那孩子可能就變得越來越笨了
如果父母又經常對孩子說“你連隔壁的三歲小孩都不如”,那孩子即便再努力,在他們自己的心目當中還是差勁得不行
有一個媽媽,她女兒就是那種成績不行、學習也比較慢的普娃,可在她的心目當中,從來就沒有對女兒有過一絲“不如別人”的想法
有一次,女兒拿著考試不太好的卷子找她簽字,試卷剛到媽媽手上,女兒就嚇得往后退,似乎做好了隨時接受媽媽風暴的準備
可沒想到,媽媽看著試卷上的66分,卻突然激動地說“多吉利的數字呀,寶貝連考試的時候都想著我們家能六六大順呀,不過你這次考試確實是用心了,厲害厲害,記得上上次考試,還只考了三十多分,你看你多棒呀”
隨后,媽媽又鄭重其事地對女兒鼓勵說:“你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實力,是有能力把學習學好、把成績考好的,只要你抱著這個信念去不斷努力、克服困難,那成功就在不遠之處向你招手”
果然,在媽媽一次又一次的積極語言鼓勵下,女兒終于從以前的不及格墊底生,直接逆襲到次次考90以上的尖子生
這就是所謂的智慧型父母,孩子考不好成績的時候想辦法激發學習斗志,而不是揪著過去的不足和問題不停地重復
父母嘴里說出的能量話有多少,孩子敢于飛翔的勇氣就有多高
04
成為勇敢的父母
包容孩子的缺點,一起解決問題
一個孩子所生長的家庭氛圍怎么樣,他們所體會到的成長感受就如何
你是在遇到事情的時候直接批評孩子,還是能包容孩子身上的所有缺點,這些都會直接決定著孩子的成長感受
認識一個姑娘,做什么都小心翼翼,以她的實力明明是完全可以勝任的事情,卻也因為害怕和擔心而落荒逃跑
剛開始的時候只認為這是玻璃心,害怕失敗,也接受不了失敗
可真正了解后才知道,原來女孩從小就生活在指責、批評的環境下
小時候洗碗不小心摔碎了一只碗,媽媽整整罵了三年,往后的時間里只要是想起來了還會拿出來嘮叨
讀書的時候沒有發揮出實力,導致分數考得不理想,父親甚至還揚言不讓她再讀書了,原因是在他的心中“女兒就是賠錢貨”
久而久之,女孩內心對自己的評價感就極低,做什么都如履薄冰,很難有安全感
所以,愛一個孩子的基本表現,就是讓孩子的內心有愛
我們家長要做的,也應該是在孩子有問題和缺點的時候做到無條件包容,即便是孩子給你帶來的是驚嚇和痛苦,也勇敢地告訴孩子:“沒關系,我們一起再繼續努力,不管發生了什么事情,媽媽都會無條件地愛你”
家是孩子的避風港,家也是孩子的充電樁,家更是孩子永遠的后盾
做好這一點,孩子就能在做錯事情的時候勇敢地說一句“不怕,下一次我一定會努力做到更好”
05
成為內需的父母
允許發生的一切,讓孩子大膽嘗試
孩子的成長,往往是父母態度決定著孩子的性格發展
你相信孩子能成功,那孩子就有成功的勇氣,就像你能允許一切不好的事情發生,孩子才會有勇氣去大膽嘗試
親戚家的一個女兒,從小就成績堪憂,學習的時候別人一節課就能聽懂的知識,她可能需要兩節課、三節課去消化
再加上貪玩心強、又愛撒謊的原因,老師抓著抓著就不起勁兒了
像以前,媽媽還經常接到班主任的電話溝通學習問題,可后來孩子的成績即便是只考三十多分,老師也沒有再聯系過了
奶奶認為,老師都不找學生家長了,說明從心里已經把孩子放棄了,以后怕是考高中的希望都沒有
爸爸恨鐵不成鋼,還帶著賭氣的態度說:“愛學不學,不學拉倒,考不上了就出去打工,我可不會再養著她”
盡管奶奶和爸爸對孩子的評價感都很低,盡管媽媽也焦慮,擔心女兒的未來會吃盡沒有讀出書的苦頭
但在面對孩子的時候,她還是很中肯地安慰說:“別難過了,我的女兒,只要你能開心健康就行了,至于學習這件事,爸爸媽媽自己都沒有學出什么像樣的學歷,有如何要求你必須要做到什么樣呢”
當然了,為了讓女兒明白“知識能改變命運”的道理,媽媽也沒有閑著
她特意參加了插花、烘焙、還有美甲課程的培訓,最后還選擇最擅長的插花開了一家鮮花店,從普普通通的農民工搖身一變,成了精致高貴的鮮花店老板
當看到媽媽一步步強大起來了,女兒除了崇拜,更多是學習媽媽身上堅強不息、還有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氣
看吧,優秀孩子背后少不了一個優秀的家長積極引導,孩子最需要的也是有一個能實現內需的家長
當孩子優秀的時候能站在身邊喝彩慶祝,當孩子不優秀的時候能默默陪在身邊鼓勵安慰,當孩子沒有方向感的時候還能做好自身榜樣,讓孩子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對自己有著不一樣的新認知…
那么,關于家是孩子的充電樁這件事,大家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建議與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