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老師:伏帥 史崧正,公共管理學院通訊員:項玥然
7月2日,湘蓮筑夢·竹教相綏實踐團在湖南省邵陽市綏寧縣東山侗族鄉(xiāng)大坪村的三下鄉(xiāng)活動進入第三天。在團隊成員的精心籌備下,開課典禮順利開展,孩子們積極參與課堂,課程教學如火如荼地進行。
今天是支教課程開展的第一天,在一片雞鳴中,成員們相繼醒來,滿懷激動與期待等候孩子們的到來,緊鑼密鼓地籌備今早的開班典禮。九點,在摩托車的尾鳴中,一批又一批的學生來到了大坪村村部,成員們熱情地引導孩子們?nèi)胱嬲\地向給予團隊信任的家長們表達感謝。
(圖一:開學典禮圖片)
當空蕩蕩的教室逐漸被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充滿,開課典禮即將迎來序幕,看這些可愛又陌生的面孔,成員們又一次的感到支教責任的重量。握拳,舉手,開掌,孩子們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煙花:開班典禮的第一個簡單的儀式,使孩子們對課堂的小小期待生根發(fā)芽。在成員們熱情洋溢的自我介紹之后,支教的第一節(jié)課悄然開始。為了吸引孩子們的對課程興趣,團隊選取了泥塑手工課作為開班第一課,以“我的夢想形象”作為主題,孩子們天馬行空的想象,添上成員們耐心指導的翅膀,化為一件件獨一無二、栩栩如生的泥塑作品,將夢想編入現(xiàn)實,在創(chuàng)作中收獲喜悅。
(圖二:泥塑課圖片)
中午時分,成員們耐心打掃著教室的衛(wèi)生,同時不斷地回憶課堂進程以及細節(jié),提出了改進課堂教學的針對性意見,為后續(xù)老師開展課堂教學以及管理提供經(jīng)驗。
午后,孩子們紛紛回到教室,迎接他們的是老師精心準備的心理課堂。在教學設備受限的情況下,一改大部分心理課堂的理論化帶來的乏味,教學老師采用了互動性較強的教學方式,通過直接傾聽學生真實煩惱,設置了煩惱小箱,通過匿名的形式,讓孩子們放心吐露內(nèi)心煩惱,并從他人的建議中收獲解決煩惱的妙招。心理課結(jié)束后,在短暫的課間休息過后,不織布手工課隨機開展。在課上,孩子們用不織布裁剪出一個個靈動的字母,用大膽的配色的醒目的形狀展現(xiàn)出自己鮮明個性,制作出自己的專屬名片。
(圖三:心理課圖片)
夜幕降臨,在一天的繁忙教學過后,許多難忘的記憶仍縈繞在成員們的腦海中,許多趣味橫生的細節(jié)更是予以茶余飯后談笑連連。成員們又再次端坐圓桌前,充分總結(jié)今天的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升成員們的教學能力,用積極向上的精神書寫大坪村支教的精彩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