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以舊換新政策激勵、整車續航里程持續提升,以及充換電設施不斷完善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國內新能源轎車銷售持續火爆。數據顯示,上半年新能源轎車銷量TOP20車型,合計銷售超180萬輛。
其中,有6款車型的銷量都超過10萬輛,吉利星愿以超20萬輛的銷量奪冠。
亮眼的銷量背后,各車型動力電池配套情況同樣引發業界關注。值得注意的是,電池企業正以差異化的電池解決方案,重塑行業格局。
(數據來源:銷量數據來自中汽數研,動力電池配套來自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研究中心)
(注:動力電池配套統計未包含6月數據,下同)
01
13家電池廠角逐TOP20車型動力電池配套
從上述TOP20車型1-5月配套動力電池情況來看,有13家電池企業實現配套。
其中,弗迪電池配套10款車型;寧德時代配套6款車型;國軒高科配套5款車型;瑞浦蘭鈞配套3款車型;億緯鋰能/蜂巢能源/中創新航各配套2款車型;孚能科技、欣旺達、正力新能、多氟多、楚能新能源韓國LG新能源,各配套1款車型。
按動力類型劃分,有14款為純電(BEV)車型、6款為插混(PHEV)車型,并未出現增混車型。
從動力電池角度看,純電車型占比高達70%,反映出當前動力電池技術可以滿足主流消費者需求,而插混車型30%的占比,則體現了部分用戶對“零續航焦慮”的需求。預計這種“互補”模式,下半年仍將持續。
進入7月以來,部分新能源轎車新車型熱銷,或帶動下半年動力電池裝機變局。例如,奇瑞風云A9L于7月8日上市,24小時內大定鎖單超50000輛,市場沖擊力強勁。資料顯示,國軒高科為該款新車型提供混動電池系統配套,整車純電續航里程260km,綜合續航里程超2000km。
此外,吉利銀河A7、全新一代小鵬P7、零跑B01等,新上市或下半年計劃上市的新車型,有望進一步帶動動力電池裝機量。
02
動力電池配套呈現兩大趨勢
電池中國觀察到,新能源轎車配套動力電池,呈現以下趨勢:
技術路線分化與新國標認證加速是首要特征。除第一梯隊的寧德時代和弗迪電池外,第二梯隊的電池企業正通過自有技術構建“護城河”,不斷強化市場競爭力,并積極布局新國標認證,以盡早獲得下一階段“入場券”。
億緯鋰能攻克46系列大圓柱電池量產難題,成為國內首批實現大圓柱電池量產的企業之一。
據介紹,其大圓柱電池具備標準化、零膨脹、高強度、寬溫度、高安全等特性,在實現高效生產的同時,可靈活適配多種場景需求。其還具有三大核心技術:全極耳技術,可降低阻抗60%,提升功率100%;定向泄壓防爆設計,極端工況下4毫秒內觸發,5秒內釋放50%熱量;新一代硅基負極技術,能量密度提升15%以上。
新國標認證方面,今年6月,孚能科技SPS電池系統成功通過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簡稱“動力電池新國標”)底部撞擊測試。
據介紹,SPS電池系統從材料、系統、智能阻燃技術、極限驗證這四大維度,構建安全防線。同時,SPS超級軟包動力電池解決方案還具備續航長、補能快、輕量化、低成本等多個優勢,且能夠兼容高鎳三元、低鎳富鋰錳、磷酸錳鐵鋰、鈉離子等全化學體系,適配液態、半固態、固態等全電池形態,具有可變電池高度,可靈活適應同一底盤平臺所有車型,以滿足車企當下及未來長遠發展的需求。
稍早前的5月,瑞浦蘭鈞PHEV系列問頂54Ah電芯產品通過新國標動力電池新國標認證。
資料顯示,問頂54Ah磷酸鐵鋰電池是瑞浦蘭鈞PHEV系列,目前平臺化應用客戶最多的產品,其以“高安全、長壽命、強適配”為核心競爭力,適用于-35℃超低溫、低SOC功率輸出的寬應用場景。
欣旺達動力閃充電池也已通過動力電池新國標認證。據介紹,該款電池為閃充電池3.0,其已通過了電芯高溫針刺、高溫多點熱擴散測試、96H鹽水浸泡、長時高溫火燒、12m高空墜落、七大極限工況熱&力耦合串行測試等6項行業極限安全可靠性測試。
欣旺達動力還發布了閃充電池4.0超充電池產品矩陣,從而更精準地匹配不同的新能源車型。
此外,高端產能建設是企業電池技術升級的支撐和新產品產業化基石。6月7日,正力新能常熟基地25GWh汽車動力鋰電池項目封頂,其中一期項目計劃于2025年四季度投產。
資料顯示,正力新能產品覆蓋BEV/PHEV/EREV多路徑動力電池,其客戶包括大型央國企、造車新勢力及跨國車企,其在一汽紅旗、廣汽傳祺、零跑汽車、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等車企核心車型中的電池產品供應份額持續提升。
動力電池供應鏈彈性價值凸顯,構成第二個趨勢。除比亞迪供應鏈垂直一體化布局外,其它新能源轎車品牌為規避單一供應商的潛在風險,在TOP20車型中,平均每款車型采用2-3家電池供應商,這也為更多的電池企業釋放出結構性增長空間。
當前動力電池行業呈現技術路線分化與供應鏈多元化雙輪驅動的競爭格局。一方面,電池廠商通過差異化技術突破,加速構建自身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車企多供應商策略,帶動供應鏈彈性升級,同時也表明車企對多家電池企業的認可。這種技術深耕與生態協同并重的發展路徑,或將持續影響動力電池競爭格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