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下午,河北廊坊市胡楊記憶飯店氣氛熱烈而莊重,伴隨著悠揚的傳統古樂和主持人鏗鏘典雅的主持,中國烙畫傳承人、荊山草堂堂主艾秀琪大師第二次收徒儀式隆重舉行。趙江峰、張益瑄、陳濤、楊麗婷、張鴻昌、洪祥瑞、吳蕓婷、金玲敏等8個省市自治區的烙畫家或愛好者成為艾氏烙畫第二代傳承人,4名中小學生成為第三代傳承人。
來自12個省市自治區的30余名弟子和親朋好友,相關領導,新聞媒體等出席并見證了收徒儀式。
艾秀琪,筆名牧石,1947年生于北京,現為國家二級美術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河北美協會員,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河北省民間工藝美術大師。原中國烙畫藝術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艾秀琪,一位年渝古稀,人畫俱老的人,一位早已在畫壇享有盛譽,藝術成果卓著累累的人,更是一位日常蘊藏風雅,大樸不雕,處事低調,為人厚實,與世無爭的藝術大家。(廣州著名美術評論家黎展華)
艾秀琪是中國烙畫藝術的開拓者,用半個世紀將中國烙畫藝術推向世紀高峰。他永遠不滿于現狀,在研究和創作烙畫的同時,一直沒有停止對中國畫的學習和探索,他的畫汲取民間藝術的營養,也借鑒從西方繪畫的精髓,技法獨特,立意清新,氣勢磅礴,性格鮮明,對中國畫的硏究獨辟蹊徑,逐漸形成了個人風格。2000年他創辦牧石美術學校,為弘揚中國民族文化、傳授技藝、培養美術人才,國內外各地慕名求學者甚多。作為一位畫家和美術教育家,他無疑十分成功。(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研究員王海霞已故)
艾秀琪1947年生于北平(北京)前門。受其母影響,自幼喜繪畫。1969年5月16日通信兵某部成立烙畫組,師承河南南陽烙花廠。1972年艾秀琪為烙畫組組長,組織集體創作烙畫,作品參加全軍美展,成為烙畫史里程碑。
1990年出版《中國燙畫技法》,填補中國美術史空白。之后出版了《紙布燙畫技法》、《木板燙畫燙畫技法》、《中國烙畫技法》《中國烙畫作品集》、《牧石烙畫與教學》等多部專著,是《中國工藝美術全集 . 河北卷》編委之一。對中國烙畫的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推動作用。在烙畫界享有盛譽。人民日報,各省電視臺和中央電視臺多次報道其藝術成就,2023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人物故事》欄目專題報道《以火為墨繪烙畫——艾秀琪》。
2007年廊坊市人民政府、廊坊市文化局為艾秀琪頒發了中國第一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烙畫項目)牌匾。2013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文化廳為艾秀琪頒發了中國第一塊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烙畫項目)牌匾。
艾秀琪作為艾氏烙畫第一代創始人,2019年接收北京張磊、郭志輝、河北繳艷霞、刁月梅、孫廣斌、山東孫華、黑龍江侯承偉、劉雨鑫,彭玲、何秋影、吉林嚴涵、寧夏費磊等12人為艾氏烙畫第二代傳承人。
7月19日上午,在廊坊市牧石藝術館召開了荊山草堂中國烙畫藝術非遺傳承研討會。7月20日草堂弟子赴牧石故里北京市潭柘新區檀谷拜謁荊山草堂舊址,參觀草堂新址。7月21日至30日,荊山草堂對外開展公益烙畫傳承活動。(劉振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