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流:以下真品在梁林夫婦考察后,還沒到一個甲子(60年)就都被毀掉了,殊為可惜。
東北
吉林市吉林省立女子中學校(1930年),是梁思成、林徽因審定設計圖紙的歐式風格建筑群,1967年“文革”中被對立派系縱火燒毀,兩名消防員殉職。
河北
寶坻廣濟寺三大士殿(遼代,1025年),遼代木構代表作,斗拱雄大,徹上露明造(無天花板),單檐四阿頂。1947年秋被拆除,木料用于修建白龍港大橋,以支援東北野戰軍入關。2007年復建,非原構。
正定陽和樓(金元時期),被梁思成譽為“超越羅馬凱旋門”的磚木結構,是宋式向明清過渡的關鍵實例。1947年主樓拆除,1966年磚臺及關帝廟徹底夷平,2017年復建,非原構。
山西
大同華嚴寺海會殿(遼代),華嚴寺重要配殿,懸山頂(挑山頂)為宋遼金孤例,殿內塑壁精美,1950年拆除,成為新中國首個被明文通報的古建。
榆次永壽寺雨華宮(宋代,1008年),1937年林徽因在火車上驚鴻一瞥后考察,確認其北宋大中祥符年重建,1948年解放太原時,為修工事攤派木料被拆。
汾陽靈巖寺鐵佛(明代),三尊高3米鐵佛,造型兼具唐風明韻,林徽因考察時感動落淚,抗戰時期熔毀制造武器。
汾陽城墻鐵鳳凰(明代,1613年),5尺高鐵鑄雙鳳,屹立城墻400余年,梁林贊其工藝精湛,1950年代移置太原迎澤公園后丟失。
汾陽崇勝寺?,1934年記載為六進院落,含北齊造像碑等珍貴文物。現主體建筑已毀,僅存齋房院,為村委會庫房。
永定門(明代),梁思成力主整體保護北京城墻,將“北平城全部”列為第一項文物,1953年,因城市規劃被拆除,梁林夫婦與時任市長的彭真發生激烈爭論?。2004年復建,非原構。
北總布胡同梁林故居(1931–1937年居所),梁林古建研究黃金期住所,趙州橋、佛光寺等重大發現均由此出發,2009年遭開發商部分拆除,2012年徹底拆毀,罰款50萬元并責令“原狀恢復”未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