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劇唯一一個出場自帶BGM的人,李衛可謂是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小人物逆襲的天花板級存在。
劇中關于李衛的名場面有很多,其中有一件事極具討論性——帶兵硬闖考場。
李衛為何敢不請示雍正,就擅自包圍搜查考場?
難道僅是因為李衛是雍正的家生奴才,是雍正心腹中的心腹,所以他才敢先斬后奏,絲毫不擔心雍正會怪罪?
如果你真是這么想的,那只能說明你還是低估了李衛的精明。
他之所以敢不經雍正同意,就擅自搜查考場,不是因為膽子夠大,底氣夠足,更不是事發突然,沒有時間匯報,而是另有原因!
今天這篇文章將要揭秘的便是李衛擅自查抄考場一事的背后隱情。
考題泄露
對于自己繼位以來的第一場科考,雍正十分的重視。
一來,此時的他剛剛登基,正處于無人可用的困境。
官員是一大把,可沒幾個跟他一條心,能放心用的,除了李衛與田文鏡之外,就剩下那個不太穩定的年羹堯了。
也因此,雍正將目光鎖定在了恩科考試上,準備選拔一些能為他所用的人才。
二來,登基后燒的一把火——整頓各省藩庫虧空,已經成了一個笑話,科考一事自然不能再出差錯,否則他這個皇帝的臉,也就真的丟到姥姥家了。
可怕什么來什么,科舉考試還沒開始,考題就已經買賣于酒樓之中了。
而第一個發現這件事的人,正是雍正欽點的副主考李紱。
聽聞有人在伯倫樓賣功名,為了探清虛實,李紱獨自一人來到伯倫樓喝酒。沒多久,賣考題的人就出現了,于是李紱花了70兩銀子買下了所謂的“考題”。
考題一到手,李紱就馬不停蹄的趕去了老三胤祉的府邸。
李紱之所以第一時間去找老三,一方面是因為事關重大,他需要找個可靠可信的人商量對策;另一方面則是為了自保——
要知道,一旦考題真的泄露了,作為副主考的他自然會成為被懷疑的對象。而找不到賣考題的人,他手中買來的考題就很可能會成為他的“罪證”,到那時,他是有嘴也說不清。
在這種情況下,他將此事告訴了老三,不僅等于提前給自己找了一個人證,還間接捆綁住了老三,從而確保東窗事發之時,能有個親王為他托底,幫他撇責。
面對李紱帶來的“考題”,老三的態度很明確,暫時按兵不動:
“巨來啊,你不看這里面的考題是對的。不但你不要看,我也不能看。皇上登基急著要辦兩件事。第一件事是,整頓各省的反饋虧空,這件事一開始就辦砸了,他正煩惱著呢。還有一件呢,就是恩科會考,還沒有開始,你就拿著這個來路不明的考題去向他奏陳,這不是沒事兒找事兒嘛,火上澆油嘛。聽我的,裝作沒事,你就準備好當你的副主考吧。”
李紱此行目的本就是為了找個“靠山”托底,找個“人證”撇責,并沒真的打算立刻向雍正陳奏,也因此,聽了老三的話,他先是表示了認可,隨即問了一個關鍵性的問題:
“王爺所慮極是,但倘若這里面的考題,果真是今科會考的題目呢?”
這個假設,老三并不相信。
在他看來,考題要是真泄露了,豈會如此明目張膽的在酒樓售賣,大概率是有人借機編故事騙考生的錢。
既然事情很可能是莫須有,那么表態就不涉及擔責了,于是老三肯定的表示:
“若真是那樣,到了那一天只有立刻向朝廷舉報。”
到了正式開考的那一天,當發現手中買來的考題,與雍正交給他們的考題一字不差的時候,李紱當即向主考張廷璐闡明情況,建議立刻叫停考試。
而心虛的張廷璐自然不會同意李紱的建議,堅持繼續考試。兩人爭辯無果之后,張廷璐擺出正主考的身份,強壓李紱。
面對一意孤行,官大一級的張廷璐,無計可施的李紱,只能以暫時辭掉官身為代價,離開考場,去尋找“救兵”。
而所謂的“救兵”,自然是他做過報備的老三。
搜查考場
見原本應該待在貢院的李紱出現在自己的府邸,老三立馬意識到是東窗事發了。
兩人一進屋,李紱就直奔主題:
“遭了王爺,三道考題完全一樣。最可惡也是最可疑的是,張廷璐居然千方百計的隱瞞不報。王爺這件事來路不小哇。當務之急是要趕快包圍伯倫樓,拿住證據,可我手里又沒有兵權吶。”
事情到了這個地步,李紱已經沒有退路了,如果不能找到證據,別說他辭掉的官身回不來了,很可能還會被扣上擾亂科舉的罪名。
而聽了李紱的話,向來遵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老三直覺頭大:
“麻煩事,麻煩事。李紱啊,李紱,你真會找麻煩你。”
不過李紱畢竟是自己人,老三不能眼睜睜的看著李紱扔里,況且,他也算是知情人,事情真要鬧開了,他也可能難辭其咎,有知情不報之過。
可他的手里又確實沒有兵權,思量片刻之后,老三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人——李衛。
見老三讓他去找那個大字不識一個的李衛,李紱當即露出不屑與質疑的表情。作為清流名士,李紱打心眼里看不起沒文化的李衛。
對于李紱的心思,老三心知肚明,于是他直言道:
“收起你的名士派頭吧,這件事只有他幫你去辦,才能在皇上那兒過關。”
這里涉及一個問題:為何這件事只有李衛能辦?
原因很簡單:
其一,李衛是個局外人,與此事毫無利害關系,李衛出手不會被雍正懷疑別有目的;
其二,李衛是雍正的親信,圈子里只站雍正一個人,別人不敢說的話,他敢說,別人不敢得罪的人,他敢得罪。
其三,除了李衛,沒人愿意蹚這渾水,也不敢蹚這渾水。
至于老三憑什么篤定李衛一定會出手相助,理由也很明確——有些事,不知道沒事,一旦知情,就無法置身事外。
老三如此,李衛亦是如此。
在老三的建議下,李紱來到了李衛的住處。
得知李紱的來意后,李衛一邊摳著耳朵,一邊指出了李紱想法里的漏洞:
“李大人,我覺得你的想法不對啊……有人在伯倫樓賣考題,未必就跟伯倫樓有關系呀。這是其一。其二呢,現在已經開考了,他留著那考題賣誰去呀?留著把柄讓官府搜了去呀?因此我們就是去伯倫樓,也搜不出什么結果來。要搜證據,只有一個地方。”
注意李衛摳耳朵的這個細節。
李衛這么做,可不是真的在摳耳朵,而是在壓李紱的氣焰。他是尊重讀書人不假,可顯然李紱并沒有把他放在眼里,所以才會當著他下屬的面,說他大字不識寫什么奏折。
在這種情況下,李衛要是對李紱表現得過于尊重,過于捧著敬著,只會讓李紱更加的看低他。而被李紱看輕,丟的不僅是他的臉,還有他背后雍正的臉。
李紱本是抱著“死馬當活馬醫”的想法上門的,見李衛一開口就直擊漏洞與重點,這讓他不得不重新審視李衛。
也因此,他一臉虛心的反問道:
“你是說考場?”
李衛回道:
“沒錯,有賣的就有買的。買了干什么?必定是先做好了進去照抄啊,這會兒只有到了考場,才能搜出證據來。”
聽完李衛這段分析,李紱徹底放低了姿態:
“慚愧呀,慚愧,那現在……”
見目的達到了,李衛也不含糊,直接叫上了親兵,與李紱一同趕往考場。
在李衛的橫插一腳下,科場舞弊與考題泄露一事被徹底引爆。
而得知考題被泄露,雍正氣的差點背過氣去。隨后為了保證恩科考試順利完成,雍正任命李紱為正主考,重新出題重新開考。
背后的真相
李衛為何敢不經請示,就包圍考場?
要知道,用張廷璐的話說,擅闖考場是死罪,而一旦考題泄露一事曝光,又將成為雍正繼位之后的一大丑聞,李衛難道就真的不怕雍正怪他自作主張嗎?
有人可能會說,事發倉猝,李衛要是先匯報再行動,考試結束了就找不到證據了。
可這個問題不是無解的。
李衛大可以一邊派人守住考場的出口,封鎖現場,讓考完的考生暫時待在里面,一邊向雍正匯報此事,等待雍正的下一步指令。
這樣一來,既可以保證能收集到證據,又可以避免自作主張之嫌,這才是風險最低的方式。
對此,機靈如李衛不可能想不到。
從這個角度來說,李衛不是沒有時間向雍正匯報,而是他故意先斬后奏的。
至于原因,倒不是李衛仗著是雍正的心腹,所以敢為所欲為,這不符合李衛的性格與人設。要知道,后來李衛推行新政受阻,在決定劍走偏鋒之前,特意寫信提前請示雍正。
這足以說明,李衛不是個恃寵而驕,自作主張的人。
而他這次之所以要先斬后奏,完全是深通圣意的表現,而這也是李衛的厲害之處。
之所以這么說,理由很簡單——一旦匯報,就等于把難題甩給了雍正。
李紱找到李衛的時候,勢必會將張廷璐的反常表現告知李衛。也就是說,李衛清楚,張廷璐大概率有問題。
而張廷璐是老八舉薦的,隆科多與老十三也當眾表示過支持,同時張廷璐又是張廷玉的弟弟。
這就意味著,李衛如果先將事情匯報給雍正,就等于把難題甩給了雍正——
下令徹查,掃了張廷玉、老八等人的臉面;老八倒是無所謂,可張廷玉的感受,雍正不得不顧及,他還靠張廷玉保駕護航呢。
在還沒有拿到實證的情況下,雍正要是下令徹查張廷璐作為主考的考場,多多少少會讓張廷玉覺得不被信任,甚至心寒,即便后續查明了真相,也難保君臣二人之間不會產生隔閡。
可不徹查,事情鬧到了這個地步,無法給天下考生一個交代。
在這種情況下,李衛先斬后奏的好處就體現出來了。
從下引爆這件事,雍正就不會面臨上述的難題了,他只要秉公處理就可以。
也就是說,李衛先斬后奏的舉動,看似讓雍正陷入了被動,實際上卻是將主動權交給了雍正,同時還避免了雍正做惡人的問題。
這才是李衛不請示雍正,就擅自包圍搜查考場的真相原因,也是雍正沒有絲毫怪罪李衛的原因。
當然,這里有一個前提,就是李衛清楚,以雍正的性格一定會徹查此事,絕不會為了遮丑聞而將事情捂住,也就是根據這一點,李衛才能判斷出一旦匯報,雍正可能面臨的難處。
在某種程度上,李衛的這波操作,足以媲美當年張廷玉火燒奏折的舉動。
在職場上,事事匯報是個好習慣,這樣能降低犯錯的概率。但對于一些“高手”來說,凡事不存在絕對,做事要因時而異,因勢而異,根據時與勢的變化,來做出最佳,且最有利于自己的選擇。
此外,其實這件事還給李衛帶來了一個意外的好處——
李衛大字不識,很多人都瞧不起他,而此時的他,馬上就要出任江蘇巡撫了,任務還是推行新政。
即便李衛是雍正的心腹,別人輕易不敢與他發生正面沖突,但難保不會在私下里搞小動作,他總不可能事事都讓雍正幫他出頭。
而包圍考場一事,李衛可謂是“一戰成名”,不請圣旨就敢搜查考場,且沒有受到任何處罰,足見雍正對其有多寵信,這樣一來,更有利于李衛后續推行新政以及混官場。
也就是說,李衛此舉間接為自己立了威,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所有人——小爺是要過飯,但小爺可不吃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