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伏天,暑熱難耐,不少騎行者為避暑防曬,選擇不佩戴頭盔或在頭盔內加戴遮陽帽。對此,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李偉提醒,規范佩戴頭盔不僅是遵守交通法規的基本要求,更是關鍵時刻保障生命安全的重要防線。
嚴重車禍,命懸一線
26歲的王先生(化姓)是名外賣員,2周前,在未戴頭盔的情況下騎電動車送餐,不慎發生車禍,頭部遭到猛烈撞擊,即刻出現意識障礙,并伴有惡心、嘔吐,顏面部、左側小腿及全身多處擦傷,被120送往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急診搶救室。
急診快速開啟綠色通道,頭、胸、腹部CT檢查提示,右側額顳頂部硬膜下血腫,出現創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腦腫脹,左顳骨骨折、顱底骨折、兩肺挫裂傷、右側第6后肋骨骨折,傷勢危重。急診科醫生為其通暢氣道、維穩呼吸,穩定生命體征后,立即轉入神經外科手術室。
刀尖“芭蕾”3.5小時,團隊“去骨減壓”搶回生命
王先生的家屬很快趕到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生陳錦景告訴他們,經過團隊詳細評估,決定采用“顱內血腫清除術+顱骨去骨瓣減壓術”,不僅能快速降低顱內壓、清除壓迫性血腫,還可以有效保護腦組織,降低后期神經功能障礙等風險。經過充分溝通,家屬同意手術方案。
在李偉主任的指導下,陳主任熟練切開頭顱皮層、顱骨骨瓣,發現腦膜張力極高,感染明顯。找準位置后,他快速剪開一小塊腦膜釋放血性腦脊液并懸吊硬膜,待張力降至安全范圍后,根據術前定位,仔細清除壞死失活腦組織、血腫,共約35ml。歷經3.5小時的不懈努力,手術順利完成,王先生安返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
術后,護理人員密切觀察引流性狀,每隔2小時到床邊查看神志、瞳孔、顱內壓等波動情況,并在鎮靜、止血、胃腸減壓、營養神經等對癥治療的基礎上,聯合科室特色中藥口護、中醫熏洗,滋陰清熱、解毒化痰,促進恢復。4天后,王先生神志清醒。目前已逐漸恢復語言、四肢活動功能,可在外人幫助下自行進食。
顱腦損傷可致死致殘,“三個必須”守護騎行安全
李主任表示,顱腦損傷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功能障礙,包括但不限于頭痛頭暈、惡心,記憶力減退,意識、運動、語言、感覺功能障礙,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等。情況嚴重者還會因大腦神經元損傷異常放電,引發癲癇,或因顱內壓持續升高,形成腦疝,導致昏迷、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即使度過危險期,也可能產生癱瘓、植物生存等不可預估的后遺癥。
因此,日常生活中,做好預防措施非常重要。頭盔是騎行安全的最后防線,外殼可以分散撞擊力,內襯能緩沖吸能,直接保護顱腦。他指出,正確佩戴頭盔要做到“三個必須”:必須佩戴得到國家3C認證的頭盔;必須正確佩戴,即系緊卡扣,確保頭盔不前后晃動,前沿距眉毛約2指寬;必須全程佩戴,無論短途還是低速騎行。“我們無法用肉眼看見顱內出血,頭部一旦受到損傷,哪怕癥狀再輕,也要盡快前往醫院檢查。”李主任強調。
通訊員 屈璟秀 邢雪梅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張宇
(通訊員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