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東造車了?是真的。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悄悄地搞了一輛自動駕駛物流車“京東物流 VAN”,扔進了快遞戰場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倉庫到前置倉的那一段路。
這是條沒人愛干、但誰出錯誰就崩的路。相信很多人買東西的時候偶爾會遇到快遞站點爆倉的問題,導致一直收不到快遞。作為電商人,可能感觸會更深。
司機難招、調度復雜、出點問題就全鏈路連坐。別的平臺想怎么省怎么來,東哥反而最舍得花錢在這上頭。
他直接干了一輛L4級別的無人輕卡——比亞迪底盤,雷達攝像頭堆滿車身,一次跑160公里,不累、不鬧、不罷工。這不是炫技,是一輛全天候、不掉鏈的物流班長。
這車不是為了一時的噱頭,而是替京東把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徹底封死。
而穩定高效,才是電商真正的護城河。
別的平臺卷前臺:誰主播吆喝得響、誰海報做得炫。京東卻反著來,琢磨的是怎么讓貨跑得更準、服務更穩、用戶更不想走。
你可能覺得,這就是“降本增效”嘛,誰都懂。但東哥算的賬,遠不止這么簡單。
比如說,大促的時候,別人加班加點、倉庫冒煙,京東照樣平推。這時候,成本省下來了,用戶體驗更順了,商家也能用更少的錢,把貨賣得更遠。
系統穩定之后帶來的,不止是“節省”。是體驗、是速度、是價格、是口碑——一環帶一環,全打通。
而且不只是自己用。未來別的品牌、車企、平臺想接入物流系統,京東可以直接把這套系統賣出去。你說,到那時候,它還是個電商嗎?分明是整個行業的底層設施提供商了。
所以這不是簡單的“優化”,是另一次權力轉移——從靠人扛,到靠系統跑,從卷補貼到卷效率,從刷曝光到真履約。
久而久之,誰能穩、誰能快、誰能省,誰就能贏。這是真實的用戶選擇,不靠話術,不靠主播喊破喉嚨。
別人靠一時的流量爆點沖熱搜,京東靠系統壓成本、提履約、穩體驗。用不了幾年,那些追求穩定的高質量用戶、復購高的商家自然就傾向它了。
這才是東哥布的局。他沒講概念,也沒追風口,而是一路深挖系統根基。這其實是更長遠的目光,當前的一些外賣策略只是想攪渾水,不讓美團發展的太順,侵占他的市場份額。
別人在看銷量,他盯住的是鏈條;別人搶時間窗口,他穩著把每一段路打穿。他知道,系統穩了,才有得卷。
別的電商,倉庫靠外包、快遞靠協調,一出事就亂成一鍋粥;京東卻是倉車人全鏈控,一旦無人配送真正普及,就能從出貨到送達全自動閉環。
這時候,京東送貨快不只是“快”,而是“次次快、無感快、不翻車快”。
這才是真正拉開差距的開始。
想想看,你自己下單的時候,是更在意誰在直播喊,還是誰能準點送?你是想等客服40分鐘排隊,還是10分鐘內搞定售后?
這些年我們以為電商拼的是低價,畢竟共享單車拼刺刀了,拼多多起來了,最近0元奶茶價格戰又開始了。
其實真正靠譜的還是滿足用戶的需求,提供真正好的服務,這才是最核心的點。
東哥人狠話不多,很多人不看好京東,其實是本身認知不夠,沒看到怎么解決當前的困境。
而這次造車事件將會是一個重大轉折,有可能在未來幾年,京東就會打出一場非常漂亮的翻身仗。
特別是在AI加持下,這個效率和精準性會得到一個可怕的飛躍!
你是不是一直覺得未來會是淘寶拼多多2分天下?
聊聊,說不定你早就用腳投票了。
#京東##劉強東##美團##淘寶##拼多多##電商##快遞##物流#
#在頭條記錄我的2025##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