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7月23日)“列賓藝術特展”在國家博物館同觀眾見面,92件從俄羅斯遠道而來的現實主義大師列賓的真跡佳作集中亮相,這也是迄今國內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列賓藝術展。
列賓,是19世紀俄國杰出的批判現實主義畫家,也被譽為俄羅斯民族藝術的“視覺詩人”,1873年完成了《伏爾加河上的纖夫》,一舉奠定了他在世界畫壇的地位。本次展覽,首先從《纖夫涉水》等作品開始,從速寫到油畫草圖再到油畫小稿,一路看下去,像是揭秘,觀眾就能比較全面地了解到列賓史詩巨著的創作過程。
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中方策展人 鄭艷:《意外歸來》這幅畫在中國的知名度可能是僅次于《伏爾加河上的纖夫》的。最大的焦點就集中在革命者的面部,是以什么樣的神態歸來,家里的人對他的歸來也是有各種不同的反應,其中有一個女孩好像都不認識這個人,列賓總是以一種冷靜視角去反映當下的題材。
國家博物館介紹,本次列賓藝術特展,是2024—2025“中俄文化年”的重點項目,92件列賓真跡,均來自俄羅斯特列季亞科夫畫廊和俄羅斯國家博物館,現在,兩處珍藏集于一地,為中國觀眾打開一扇理解俄羅斯文化藝術的寶貴窗口。
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中方策展人 鄭艷:通過這個展覽,大家可以非常全面地了解列賓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本次展覽是中國第一次舉辦列賓主題的展覽,也是一個最大規模的系統呈現。
描眾生相繪人本情懷
列賓巨作首次來華
為了更好呈現列賓的藝術成就,列賓藝術特展特別展出《庫爾斯克省的宗教行列》,這是本次展覽最大的一幅,也是首次來中國展出。
列賓,被認為是俄羅斯批判現實主義繪畫的巔峰代表,他以深刻的洞察力將目光投向廣袤的土地與真實的人民,由此誕生了鴻篇巨制《庫爾斯克省的宗教行列》。這幅畫作繪成于1883年,高178厘米、寬285厘米的畫幅中,列賓以凝練而悲憫的筆觸,刻畫出了眾生相,勾勒出19世紀俄羅斯民族的命運畫像。
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中方策展人 鄭艷:大場面中的人,每個人的面目都可讀,每一個細節他都會反復畫很多次,所以作為肖像畫家的列賓的確是很了不起的。
畫面中庫爾斯克省的這位駝背人,原本是列賓在莫斯科遇到的,經反復修改后,最終呈現在畫作中。同樣,畫作中的兩位女性,也是列賓經過寫生后融進去的,雖然面目不清,但濃烈的情緒躍然紙上。
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中方策展人 鄭艷:畫面中心的一個地主婆的形象,列賓的好友曾經和列賓討論過,他覺得作為畫面的焦點是不是可以畫一個更美麗的少女,但是列賓堅持認為他要反映的是生活,為社會各階層的普通人塑像。
以畫中小世界映射俄國大世界,以眾生相傳遞人民情懷和時代溫度,列賓的藝術創作也深刻影響了20世紀以來中國現實主義藝術的發展。專家介紹,至今,我國的部分油畫主題創作,仍在堅守以刻畫人民為重點的現實主義取向。
據介紹,本次列賓藝術特展,持續至2026年1月11日,觀眾實名預約、單獨購票參觀。另外,為保護文物,展廳溫度設置較低,國家博物館特別提醒觀眾,適當增加衣物以便細致觀展。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