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如何安置孩子成為眾多家長頭疼的問題。為有效緩解少年兒童假期“看護難”問題,團通川區委積極行動,在暑假期間開展通川區“愛心蜀托”公益性假期托管班,為孩子們打造知識與趣味交織、溫暖與陪伴同行的暑期樂園。
“愛心蜀托”公益性假期托管班
各托管點特色鮮明。青少年宮的“愛心蜀托”班規模最大,共開設 24 個班,涵蓋中國舞、武術、播音主持、乒乓球、圍棋、美術、書法等多種課程,為孩子們提供了豐富的興趣選擇。復興鎮復興社區的“愛心蜀托”托管班則推出特色無人機課程,孩子們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學習操作,感受科技魅力。東城街道涼水井社區的托管班定期組織戶外實踐,帶領小朋友參觀消防隊,通過接觸消防設備和聽消防員講解安全知識,有效提升了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青少年宮課程豐富多彩
“我在托管班里可以寫作業、做活動,今天還和同學們一起來參觀了消防隊,感覺非常有意義,讓我這個暑假都過得很開心、很充實!”涼水井社區托管班學生田宇軒說道。
現場演示如何使用滅火器
孩子們穿戴體驗消防員工作服
據了解,此次托管班依托“童伴之家”等8個團屬陣地,開設9 個班次,共19期課程,服務對象聚焦點位區域范圍內暑假期間家庭看管確有困難的6—12歲小學階段少年兒童,重點關注困境兒童、流動兒童、留守兒童、新興領域青年群體子女等。每個托管班按照 “1+2+N”模式配置師資,通過統籌社區干部、“童伴媽媽”負責托管班日常管理,招募師范類、藝術類返鄉大學生及西部計劃志愿者擔任“假期老師”,為孩子們提供專業貼心的服務。
開展特色無人機課程
“作為具有美術專業背景的西部計劃志愿者,我充分發揮團員青年生力軍作用,主動請纓擔當‘愛心蜀托’公益性托管班的繪畫課老師,當看到這群孩子們用稚嫩的畫筆描繪出色彩斑斕的夢想時,當他們向我展示作品時,我深切體會到了教育幫扶的深遠意義。這一刻,我感到志愿精神得到了生動詮釋,也讓我更加堅定了服務西部的初心使命。”復興鎮復興社區志愿者向丹丹說道。
志愿者指導孩子們做作業
各托管點采用“核心課程+拓展課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結合點位條件與托管對象年齡特點,在提供公益性看護服務的基礎上,精心設計多元活動:既有興趣類課程培養孩子特長,體育鍛煉增強體魄,研學實踐拓寬視野,課業輔導鞏固知識;也有心理健康引導、安全自護教育、法治宣傳普及等內容,全方位呵護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發展。
孩子們對無人機興趣十足
目前,通川區“愛心蜀托”公益性假期托管班正在持續開班中,各方力量團結協作,用愛與責任守護青少年。下一步,團區委將繼續發揮組織優勢,持續做優做強12355青少年服務,開展更多貼近青少年需求的安全教育實踐活動,凝聚家庭、學校、社會協同護苗強大合力,為青少年健康成長營造安全、和諧的社會環境。
稿件原創,轉發請注明出處
融媒體中心記者:陳迪、唐福全
編輯:趙 磊
編審:鄭 濤
總編:僧希林
點個在看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