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怡飛目前在甩貨,外邊有不少欠款。”一位與重慶怡飛酒類銷售公司有業務往來的經銷商向WBO透露。
作為A股上市公司怡亞通與重慶KA渠道三大供貨商成立的合資公司,重慶怡飛曾是大量名酒品牌的重慶一級代理商,年銷過5億元,但怡飛的經營狀況正悄然發生變化。
1重慶怡飛遭遇資金困境
在行業高峰期重慶怡飛曾是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張裕、長城、保樂力加等大牌在重慶的一級經銷商,曾公開透露2016年銷售額達5億元,并設定了3年沖擊10億元的目標。
但有行業人士指出,怡飛近期已悄然將長城葡萄酒的代理權轉出,“他們還在低價清倉產品,應該主要是與名酒廠合作開發的定制款白酒。”
筆者通過官方渠道調查發現,重慶怡飛暫未出現經營狀況變動記錄,母公司怡亞通也未發布怡飛的其他動態。
不過怡飛的財務狀況從裁判文書網公布的判決也可知曉。根據案號(2024)渝0101民初42329號可知,重慶怡飛酒類營銷有限公司在2025年4月18日成為被執行人。原告為重慶一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雙方因1411988元的勞務派遣合同產生糾紛。
此外也有怡飛的客戶透露,“怡飛還欠我幾十萬元沒有支付。”
2怡亞通酒水營收3年減少30億元
重慶怡飛的現狀,也映射出其母公司怡亞通在酒類板塊的業務變化。
從2020年到2023年,怡亞通白酒業務營收從63.71億元下降至33億元。到了2024年,白酒板塊已在財報中被“隱身”。分銷板塊的酒飲營收呈現出連續縮減趨勢:從2022年的31.36億元降至2024年的15.49億元,占總分銷收入比重也從3.98%下降至2.22%。
怡亞通曾憑借“380深度分銷”項目,整合了大量酒行業經銷商,如重慶怡飛的股東在怡亞通控股之外,還包括重慶得飛、重慶雁天、重慶友聯,彼時他們三家在重慶KA渠道份額超過70%。但通過怡飛的股權結構變化來看,2022年重慶雁天已經從股東中退出。
在上述變化背后,有重慶渠道酒水變化的原因在。重慶的葡萄酒渠道有得重百、得新世紀者得天下的說法,得飛之前是這兩個渠道的第一大供貨商,雁天、友聯則是家樂福、沃爾瑪等渠道的重要供貨商。
不過重慶的酒水銷售渠道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多樣化,包括專業酒類連鎖、煙酒店、即時零售等等,相比之下傳統KA賣場則明顯遇冷,并開始大規模閉店。在渠道變革中,怡飛原本偏重KA渠道的布局逐漸失去競爭優勢。
此外有業內人士分析道,“怡亞通之前憑借資金優勢并購了不少經銷商,來獲取他們的名酒代理權以及合作開發產品的機會,這個模式只適用于行業上行期,隨著醬酒、葡萄酒等品類進入深度調整期,已不再適用于當下的環境。”
在外部環境變化之外,有曾被怡亞通“整合”過的酒商也公開透露過雙方合作中的一些問題:派駐管理團隊缺乏行業經驗,造成經營、管理脫節;多項創新業務推進失敗,反而分散主業精力、消耗資源;倉儲物流、稅負成本上升,也壓縮了利潤空間。同時,部分合資公司因低價拋貨引發與品牌方矛盾,整合效果低于預期。
在分銷業務之外,怡亞通還在嘗試白酒的開發投資。怡亞通運營的白酒品牌包括與釣魚臺、國臺、習酒、金沙酒等合作推出的定制酒款以及后續投資的自有醬酒品牌大唐秘造等。
在2022-2024年,上述產品的營收分別為7.86億元、5.88億元、4.28億元,在自營品牌中的占比則從23.75%、23.77%縮減至18.7%。
從怡亞通財報中可見,2022年怡亞通間接持有大唐酒業60%股份,但2023年多家大唐酒業關聯企業已經從怡亞通財報中剔除。可見隨著醬酒熱退潮,怡亞通也在調整策略。
此外有酒商透露,怡亞通與釣魚臺合作開發的重要產品釣魚臺珍品壹號也處于價格倒掛的狀態。
從怡亞通2024年的財報可以看出,其業務聚焦大消費、AI算力、新能源新材料等核心賽道,可以看出酒飲品類也許不再是其主要發力的板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