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
在傳統古詩詞當中,含有數字的詩詞不勝枚舉,然而由于數字屬于量詞,本身比較直觀,含義比較單薄,因此詩詞數字嵌入易,精品疊出難。
然而對于古代不少詩詞名家來說,文字的藝術已臻化境,數字的運用出神入化,貌似隨手拈來,不費一力,舉重若輕,與詩中的情境渾然天成,令人拍案叫絕,我們就來擷拾幾首,略做評析。
《登金陵鳳凰臺》
【唐】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天才詩人李白把嫻熟運用漢字的藝術,升華到了一個他人無法攀越的藝術高峰,不管五言七言、律詩絕句、古風樂府,毫無定式,空無傍依,隨性而為,風格變幻莫測,搖曳多姿,綺麗飄逸,自然明快,一字一句似乎順手拈來,然而結合在一起意境非凡,令人神往,“詩仙”之謂當之無愧。
《登金陵鳳凰臺》就是其中之一,也是唐代的律詩中膾炙人口的杰作,首聯連用三個“鳳”字,卻不感到重復,明快宛轉,韻律十足,最佳的是頸聯名句:“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用數字“三山”和“二水”寫實,眼界開闊,景色壯麗,妥帖自然,對仗工整,把金陵西南三山半隱半現、若隱若現和白鷺洲分割長江的景象描繪得恰到好處,實在是難得的佳句。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的浪漫主義風格,時而白描,時而寫意,時而嚴謹,時而夸張,這首絕句,“三千尺”和“落九天”,就是以高度夸張的藝術手法,把瀑布勾畫得傳神入化。
《絕句》
【唐】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詩圣杜甫憂國憂民,詩風沉郁頓挫,以古體詩、律詩見長,尤其是《登高》被奉為“七言律詩第一”。這首《絕句》,是杜甫的絕句代表作,該詩“以律入絕,天授神詣”(《詩藪》),全詩對仗工整,風格清麗明快,氣勢雄渾,大氣磅礴,尤其是“兩個”、“一行”數字運用巧妙,極盡寫物之工,“雖非正格,自是絕唱”(《唐宋詩醇》)。
《蜀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杜甫這首《蜀相》,沉郁悲壯,景物和心情反襯對比強烈,藝術感染力極其強烈。“三顧”和“兩朝”數字的運用,對仗工整,源自歷史事實和典故,高度概括,準確評價了諸葛亮的一生,把賢相的光輝形象用一句總結,凝練雋永,令人感動。
《宮詞二首·其二》
【唐】張祜
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
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張祜家世顯赫,有“海內名士”之譽,然而受元稹嫉妒排擠,終身布衣,可是難以磨滅他卓越的詩詞成就,《宮詞》就是其代表作之一。短短二十字,四句六用數,“三千里”對“二十年”,“一聲”對“雙淚”,篇幅短小精悍,含蓄委婉,精煉雋永,意境蘊積深遠,實在是唐詩之中經典佳作。
《題詩后》
【唐】賈島
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郊寒島瘦”,錘煉推敲,用詞之工,賈島第一,被稱為“詩奴”是贊賞而非貶低,他追求完美境界,字句斟酌,精益求精的獻身藝術的精神,在這首絕句中完全表現出來。數字“兩”、“三”、“一”看得出詩人多么的辛苦和忘我的追求。
《滿江紅》
【宋】岳飛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岳武穆這首激勵千古的《滿江紅》詩詞,藝術感染力極為強烈,讓所有華夏兒女讀后都會熱血沸騰,壯志昂揚。其中“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句,數字粗略,借以明志,令人叫絕,萬里征程披星戴月,卅年功名猶如塵土,如此胸襟,如此氣魄,對比結局,令人肝腸寸斷。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辛稼軒為宋詞之中豪放派代表,素有“詞中之龍”稱譽,詩詞大多為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激憤。然而《西江月》卻風格一轉,清新自然,明快恬淡。詞中的“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觀察入微,數字運用的極為精煉,用約莫的數字來描述夏夜的天氣景象,堪稱精妙。
以上是筆者擷拾出來的幾首蘊含數字的經典詩詞,當然還有很多,不過若從詩詞的文字魅力和藝術境界來看,似乎其他的數字詩就略遜一籌,然而有的也頗有情趣,我們就簡單羅列幾首:
《山村詠懷》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邵雍為北宋理學家,兩宋理學奠基人之一,學易悟道,對于宋代理學的形成與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首詩運用數字從一到九,雖然刻意為之,然而也算貼近自然,看得出詩人道家無為的境界,閑適從容,頗有情趣。
《雙調 水仙子 夜雨》
【元】徐再思
一聲梧葉一聲秋,
一點芭蕉一點愁,
三更歸夢三更后。
落燈花,棋未收,嘆新豐逆旅淹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徐再思是元代著名散曲作家,因喜食甘飴,故號甜齋,與當時自號酸齋的貫云石齊名,稱為“酸甜樂府”。這首元曲《夜雨》,重詞疊字,排比重復,前散后收,形散而神凝。梧桐代表秋,芭蕉常詠愁,他鄉滯留,十年之久,孤旅夜未眠,燈滅棋未收,一片狼藉,憂思高堂雙親,凄涼悲壯上心頭。
《詠雪》
【清】鄭燮
一片兩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萬片無數片,飛入梅花總不見。
“揚州八怪”之一鄭板橋,詩書畫三絕。這首《梅花》羅列數字,起首平淡無奇,似乎堆疊。最后一句高峰凸起,雪花飛舞,梅花怒放,分不清梅花還是雪花,給人展現出一幅精美的雪天賞梅圖。意境空曠豁達,頗有韻味。這首詩也有好事者杜撰,作為其他名人才子的故事附會,有的甚至用“蘆花”替代“梅花”,顯得意境全無,令人無語。
《題秋江獨釣圖》
【清】王士禎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王士禎是名家之后,祖父王象晉的《群芳譜》集古代農學大成。王士禎是清初的杰出詩人文學家,與朱彝尊并稱“南朱北王”。詩作清麗澄淡,中年轉為蒼勁。這首畫題詩,全詩用九個“一”字。將詩與畫的意境描繪的惟妙惟肖,淋漓盡致。尤其是最后一句,“一人獨釣一江秋”,閑淡恬適,略微露出些許寂寥的意境。
關于數字詩詞還有很多,篇幅所限,難以一一,然而也有不少為了作詩而作詩,非要把數字嵌入詩詞中,反而使得意境淺顯,或者附會杜撰,難登大雅之堂。比如《怨郎詩》就是明顯后人杜撰的作品,淺顯直白,雖然情真意切,然而似乎意境不足,可以消遣,難以詠嘆。
2018/11/25榆木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