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唐宋八大家中占據三席的北宋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在我國的文學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朋友們,你們知道他們的家鄉在哪里?他們的家又是什么樣子的嗎?
三蘇的家鄉在四川眉山,岷江邊上的一個美麗小城,在紗觳行南街,有一處古建筑,就是著名的眉山三蘇祠。《東坡別集》里,蘇軾曾寫道:“昔吾先君、先夫人僦居于眉之紗縠行。那今天我就帶著大家一起走進三蘇祠,去打卡這三大文豪之家,看看是何等模樣?
從成都東站乘坐高鐵到眉山東站,半個小時就到了,然后可以打車或者乘坐公交車到達三蘇祠,非常方便!深秋時節的三蘇祠博物館,樹葉金黃,秋水盈盈,紅墻環抱,游客絡繹不絕。
推開三蘇祠正大門,迎面是兩棵參天的銀杏樹,古樹參天,樹齡在600年以上,兩棵樹相依相伴!
元代延祐三年,三蘇故居被改建成了祠堂。明代洪武年間,地方官吏重修三蘇祠,紀念蘇門三父子,明嘉靖年,眉州太守莫鈍維不僅擴建了三蘇祠,并割九寺廟田產為兵燹。直至康熙四年,三蘇祠又開啟重建。
歷經三百多年的風風雨雨,三蘇祠已從原先的5畝的中式庭院發展為如今的106畝的古典園林。如今,整個景區保存古建筑16處,整體布局呈“三分水,兩分竹,祠在水中央”的特色。
祠堂區為三進四合院,主體建筑有饗殿、啟賢堂、來鳳軒,保留了傳統祠堂風貌,是游客拜謁先賢、風追三蘇的核心場所。
游客絡繹不絕,幾乎每一位來到三蘇祠的人都會由衷感慨,究竟是何等不凡的門才能造就如此空前絕后的傳奇呢,三蘇父子在這里又發生過什么故事呢?咱們就從這個蘇宅古井說起吧!
這口井,這就是當年蘇家老宅的那口古井,歷經千年之后,這口井水依然豐沛,井水清澈,正是這口井的井水,喝出了三個大文豪啊,所以眉山當地一直有這么一個風俗,就是學子們在考試之前都希望能夠喝到井水!
古井旁邊,有一棵非常特別的樹,這棵叫黃荊樹,負荊請罪的荊,也是差不多1000來歲了。在明朝末年的時候,這棵樹還被火燒毀了,樹干都枯死了。據說這棵樹是當年蘇洵親手種下的!
三蘇祠四面臨水,池塘中種滿了荷花,到了夏天荷花盛開,非常漂亮,蘇宅荷花可是眉山八景之一呢!傳說中這一池的荷花就是蘇洵所種,種上荷花的第二年,蘇軾、蘇轍兩兄弟科舉高中,而就在這一年。蘇家的荷塘里開出了一對漂亮的并蒂蓮花,從此,瑞蓮兆科甲便流傳開去!
蘇東坡愛荔枝,世人皆知,他在被貶謫嶺南的時候啊,還寫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在蘇宅中,原來真的有那么一棵900多年的荔枝樹!
相傳當年蘇東坡在眉山老家為父親守孝。三年后,準備出門,老友為他在院子里種了一棵荔枝樹,希望在荔枝開花結果之時他能回到家鄉。但遺憾的是。自此一別。他就再也沒有回來,這棵荔枝樹在這里深情等候了千年,直到上世紀90年代衰老而死,現在的這棵樹,也是后來人們重新栽種的!
來到三蘇祠,我們可以好好感受一下一門三杰的書香家風,看看當年他們居住的環境,和你們想象的是否一樣呢,朋友們?那么關于三蘇以及三蘇身后的那個傳說的女人的故事,又是怎樣的呢?我們下一篇圖文再來詳細的介紹吧!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我:帶著瓶蓋兒去旅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