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冬季的第三個節氣。斗指壬,太陽到達黃經255度,交節時間為每年公歷12月6-8日。大雪節氣是干支歷子月的起始,標志著仲冬時節正式開始。
天 象
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
大 雪
(2024年12月06日、農歷2024年11月06日)
歷史淵源
每年公歷12月7日左右,太陽到達黃經255度時,即為“大雪”節氣。二十四節氣是農耕文明的產物,影響農業生產的氣候要素主要是降水、氣溫與光照,大雪節氣與小雪節氣一樣,是反映氣溫與降水變化趨勢的節氣,它是農耕文化對于節令的反映。大雪是反映氣候特征的一個節氣,氣候要素包括降水、氣溫、光照等,其中降水是氣候一個重要要素。氣象上將雨、雪、雹等從天空下降到地面的水汽凝結物,都稱為“降水”。節氣大雪的到來,意味著天氣越來越冷,降水量增多。
物候現象
中國古人將大雪分為三候:
一候鹖鴠不鳴
是說此時因天氣寒冷,寒號鳥也不再鳴叫了
二候虎始交
此時是陰氣最盛,所謂盛極而衰,陽氣已有所萌動,老虎開始有求偶行為
三候荔挺出
“荔”為馬蘭草即馬蘭花,據說也能感受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
傳統習俗
大雪腌肉
老南京有句俗語,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節氣一到,家家戶戶忙著腌制“咸貨”。將大鹽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鍋炒熟,待炒過的花椒鹽涼透后,涂抹在魚、肉和光禽內外,反復揉搓,直到肉色由鮮轉暗,表面有液體滲出時,再把肉連剩下的鹽放進缸內,用石頭壓住,放在陰涼背光的地方,半月后取出,將腌出的鹵汁入鍋加水燒開,撇去浮沫,放入晾干的禽畜肉,一層層碼在缸內,倒入鹽鹵,再壓上大石頭,十日后取出,掛在朝陽的屋檐下晾曬干,以迎接新年。
大雪封河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自然景觀,南方也有“雪花飛舞,漫天銀色”的迷人圖畫。到了大雪節氣,河里的冰都凍住了,人們可以盡情地滑冰嬉戲。
節氣變化
我們都知道,節氣指的是二十四時節和氣候,是中國古代定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卻不知道二十四節氣的天文變化也關系著我們的生活,關系著三天之內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注意事項
天文以下雨為好,如不下雨三天之內不要去“生門”常開的地方(道觀、寺廟、醫院、墓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