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財是本事,散財更是了不起的本事,企業(yè)家的境界本質(zhì)上由后者構建。
- ——坤鵬論
第十一卷第六章(5)
原文:
相似地,一主題倘已明確為對成之一端則對成之間的間體也不能屬之于此主題,
主題若是白的,我們就不該說這是既不黑也不白,
因為這樣,跟著也可說這個是白又是不白了;
解釋:
類似地,一個主體如果已經(jīng)明確是相對反的一端,
那么當中的間體也不能屬于這個主體,
主體如果是白的,我們就不能說其既不黑也不白,
因為如果這樣的話,隨之也可以說它既白又不白;
原文:
那個復合敘述的兩項〈“不黑與不白”〉中其第二項實際與白相矛盾,
若間體成為主題之所是,
則“不白”也將為白的主題之所是了。
〈這是不可能的〉。
解釋:
那個組合敘述的兩項中的第二項實際上與白相矛盾,
如果間體成為主體的所是,
那么,“非白”也會成為白的主體的所是了。
(但這是不可能的。)
原文:
所以,我們不能接受赫拉克利特或阿那克薩哥拉的觀念。
如果認為那些觀念是對的,
則對成的兩端將可〈同時〉為一主題的云謂;
解釋:
因此,我們不同意赫拉克利特或是阿那克薩戈拉的觀點。
如果認為這些觀點是對的,
那么,相為對反的兩端就可以同時成為一個主體的稱謂;
原文:
當阿那克薩哥拉說:“物皆含有萬物的各一微分”,
這也就是說甜的事物不異于苦的,
于其它諸對成亦然,
于是萬物之含存于各物者不僅為其潛能,又且是各別的實現(xiàn)。
解釋:
當阿那克薩戈拉說到“在任何事物中都有任何事物的一個部分”,
這也就是說甜與苦的沒有區(qū)別,
對于其他的眾多相反也是一樣,
因此萬物之所包含于各個事物的,不僅是其潛能,且成為別物的實現(xiàn)。
其實,阿那克薩戈拉的意思是說,事物是“種子”的混合體,
任何事物都包含了所有事物的“種子”,
只是哪類“種子”占了最高的比例,事物就會以它來顯現(xiàn),
人吃了食物會長出肉,所以,食物應該包含有肉的“種子”。
但是,食物里面更高比例的應該是相應食物的“種子”呀。
比如:大米應該是大米的“種子”,土豆應該是土豆的“種子”……
人吃了食物,等于身體里面有了大量食物的“種子”,人為什么沒有變成食物,或者變得像食物呢?
阿那克薩戈拉對此的解釋是,因為食物包含著所有事物的“種子”,“種子”間可以互相轉(zhuǎn)化,原來弱的“種子”,在某種情況下,可以變成主導“種子”,反之,強的“種子”,也可以變成被主導的“種子”。
總之,亞里士多德的這個指責多少有些強詞奪理。
原文:
相似地,這不能說一切敘述全假,也不會全真,
因為若說一切是假,則連他那原理也該是假,
而若說全真,那么,我要是說“這全是假的”也不能成為假了;
從這樣的論題更可演釋其它種種的困惑。
解釋:
類似地,所有的敘述不能都是假的,也不能全是真的,
因為如果說一切都是假的,那么就連他這個原理也應該是假的,
而且如果說全是真的,那么,我要是說“這全都是假的”,也不能成為假的了;
這樣就沒有真假可辨了。
從這樣的論題中也可以引發(fā)其他種種的困惑。
本文由“坤鵬論”原創(chuàng),未經(jīng)同意謝絕轉(zhuǎn)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