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情挺好玩的。
葉公——就是好龍的那個葉公,一臉崇拜地向子路打聽:你老師是個什么樣的人?是不是三頭六臂,還會七十二變?
子路原本靈光的大腦袋頓時宕機了。
回到老師那里,他如實坦白:
“師父啊,你徒弟的內存還是不夠大,好龍的那家伙問我你是啥樣的人兒,我本想說還能啥樣啊,東北人都是活雷鋒唄……可大腦顯示當前版本過低,請升級到最新版本,我就下載了準備升級,沒想到網速太慢、流量不夠、wifi忘了密碼,拖到現在……”
真實情況是這樣的:
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論語·述而》)
葉公是隸屬于楚國的一個縣的頭頭。楚國歷來和周王朝不怎么對付,一開始只被封為“子”爵。爵位分公、侯、伯、子、男,子爵倒數。楚國國君大怒,不玩了,自己給自己封王,和周天子(也稱王)平起平坐。
他稱王,手下的卿大夫雞犬升天,也可以被冊封“公侯伯子男”之類爵位了。葉縣長于是成了葉公。
地方雖然不大,譜還是要擺的呀,葉公很想治理好自己的領地。孔子在當時是明星一般的存在,葉公成了“孔粉”。他碰到孔子的學生子路,連忙問他,孔子是個什么樣的人。
結果子路就宕機了。為什么?
孔子教學,不是小學,類似于今天的大學,是分專業的,有德行科,政事科,言語科,文學科,共四個專業。
子路屬于政事科。政事科,某種程度上屬于通才,言語、口才肯定要過關,何況孔子還強調“不學詩,無以言”“不知言,無以知人也”,十分重視口才。
子路的口才不會太差。他此時此刻宕機,沒能回答葉公的問題,顯然不是口才的問題。
那原因在哪里?在子路位置的特殊性,以及他對老師的特殊感情。
子路是孔子身邊年齡最大的學生,比孔子小不了幾歲。一方面,他對孔子十分崇拜,畢竟當年他就是一個街頭混混,被孔子改造成了人才;另一方面,他太熟悉孔子,知道孔子不僅偉大,而且平凡——他作為最熟悉孔子的人,視角和“外人”截然不同。
在外人看來,孔子是圣人,堪稱完美。他的美好品質,子路不僅親身感受,而且十分欽佩。
與此同時,作為孔子最親密的學生之一,他也能看到孔子作為普通人的一面。
他曾經當面批評孔子“迂”,兩次成功阻止孔子到叛臣處從政,還曾因為見南子的事情逼得孔子對天發誓。
他見證了孔子的偉大,也見過孔子的尷尬。
在他的心目中,孔子是一個“偉大+普通”的存在。偉大的是人格,普通的是生活。
這矛盾甚至對立的印象糾結在一起,讓他很難對孔子做出客觀評價。外人眼中的孔子,可以只有圣,只有賢;他則深知,私底下,孔子也可平凡。
是維持外在的圣賢,還是不避諱生活中的平凡?這個哲學之問、歷史之問,足以讓子路神游方外。
對孔子來說,就簡單多了。他不需要評價自己,就像武則天一樣,留個無字碑,功過后人評說。
跳出“評價”,事情就簡單多了,他便對子路說:
“傻小子,你不會說我是個好學上進的快樂老頭嗎!”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不就這個意思嗎?
這就是孔門的哲學:遇到難以回答的問題,跳出來,走第三條路。
高金國,筆名高了高,高級編輯,著有《好父母養出好孩子》《寫給孩子的趣味中國歷史(12冊)》《少年讀史記故事(3冊)》《中國歷史超好看(6冊)》《人生是一場修行》《唐朝那層窗戶紙》《齊國那些事兒》等圖書32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