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68年,63歲的俺答汗將年僅18歲的孫媳婦三娘子,從孫子手上搶了過來,封為了自己的王妃。這下,孫子不干了,但又打不過爺爺,只能一怒之下投靠了蒙古的死對頭大明。
三娘子本名那顏出·中根·哈屯,蒙古族人,哈屯在蒙語中有夫人的意思,所以大家也常稱呼她為三娘子。
三娘子幼年便生得機靈聰慧,擅長騎馬射箭,學習好,是個很招人疼愛的小姑娘。在一些史書不完全記載,基于兩個部落通婚的習俗,三娘子九歲的時候就被議嫁漠南蒙古右翼土默特部,以示兩個部落交好。
土默特部的首領正是俺答汗。
俺答汗對外一直和明朝打得不可開交,三番兩次背信棄義,挑釁大明,拿了好處不認賬,翻來覆去的勒索搶劫大明邊境。大明和草原的關系劍拔弩張。
俺答汗對內也有內憂,弟弟昆都力哈的兒子一直瞧不起俺答汗的長子黃臺吉,而黃臺吉也是個不省油的燈。
黃臺吉有個小妾叫桃松寨,在府里應該是沒有多受寵,不然也不會冒著風險和黃臺吉的部下私通。桃松寨一時的情不自禁,造成了日夜的提心吊膽,她害怕東窗事發,遭到黃臺吉的懲戒,干脆逃到了大明,想要歸降,尋求保護。
大明和草原之間的關系惡劣,桃松寨的到來讓大總督仿佛見到了一絲突破的曙光,也沒多想就將桃松寨收留下,準備送到京城邀功請賞。
但黃臺吉哪里是能咽下這口氣的人,他帶著大軍氣勢洶洶地來大明興師問罪,桃松寨到城下沒多久,黃臺吉就已經想好了怎么攻打大明,怎么掠奪戰利品了。
說到底,女人不過是一個借口,但大明顯然沒意識到這個問題。
黃臺吉率軍猛攻大同,大明招架不住,便派人前去和談。黃臺吉聲稱只要桃松寨,并且愿意拿趙全交換。這個趙全是個知識點,白蓮教的首領,為逃避大明的追捕,投奔了蒙古,并且憑借漢人最擅長的謀略,給蒙古出謀劃策,讓大明吃了不少苦頭。
大明一聽,這個買賣劃算就同意了。
結果就是黃臺吉這個人做事沒有什么禮義仁智信,接到桃松寨的那一刻,他在大同城下就直接報仇雪恨,給小妾來了一個了斷,然后要趙全是沒有的,他領著軍隊繼續猛攻。
幸虧大明的援兵到了,拼死一戰,這才艱難取得勝利。
這件事發生在1557年,那一年三娘子才7歲,誰能想到類似的事情竟然在十幾年后發生在她的身上。
俺答汗不止一個妻子,自然不止一個兒子。其中一個兒子早亡,留下一個兒子也就是俺答汗的孫子,便交給了妻子一克哈屯撫養。這個孫子叫把汗那吉,生母在其四歲的時候就過世了,所以身世挺可憐。
又沒爹,又沒娘,長大好不容易娶個媳婦讓爺爺搶了,這事擱誰身上就挺鬧心。
剛才說三娘子9歲就許嫁了,大約十幾歲的時候應該是定了俺答汗的孫子把汗那吉,給他做妾。誰知道,俺答汗一見三娘子就失去了理智,在1568年,以高齡迎娶了三娘子做妾,不久后,三娘子還給俺答汗生下了一個兒子。
把汗那吉眼看著前女友變奶奶,心里說不出的憋屈,可他能怎么辦,羽翼未豐,搶也搶不回來,鬧也鬧不過。
于是,把汗那幾帶著自己的部落和妻子一怒之下離家出走,直接來到大明宣布自己要投降。
如果此前沒有出過桃松寨的事,大明也許也就開門接納了。
但當把汗那吉到達大同的時候,大總督看著眼前的一幕總覺得似曾相識,所以他立刻上報給了有關領導,請求下一步的指示。
事實上,謹慎一點是對的。
俺答汗正率領大軍朝著大同襲來。但這次和黃臺吉那次不同,黃臺吉是真心想打,俺答汗是被迫出征。孫子跑了,他恨不得永遠別回來,不然這家里好像總有個疙瘩似的。
但從小將把汗那吉養大的一克哈屯就不愿意了,他非要把大孫找回來,逼著俺答汗自己干的丑事自己去擦屁股。
俺答汗是又怕大明還人,又怕他不還。
他總不能像黃臺吉殺桃松寨一樣,親手殺了自己孫子吧。
張居正在家里也進退兩難,畢竟前車之鑒。經過再三斟酌,張居正傳令好好招待把汗那吉,并派人給俺答汗傳信。
面對俺答汗的興師問罪,大明表現得不卑不亢,沒有給對方留下話柄。把汗那吉自己來的,又不是我們抓來的,你想要回去可以,但得拿人換,并且接受我大明給你的封爵,然后你我互通互市。
拿誰?。?/p>
就是白蓮教的趙全。
俺答汗猶猶豫豫,三娘子出面勸丈夫接受,認為這對雙方來說都是好事,于是,在三娘子的幫助下,促成了和談。
這次順利交易,張居正意識到三娘子的重要性。此后,大明每次賞賜俺答汗,都會帶一些漢人的精美服飾和衣冠給三娘子,用漢人的文化和審美打動三娘子。
這次互市“朝廷無此后顧之憂,戎馬無南牧之儆,邊氓無殺戮之殘,師旅無調遣之勞?!?/p>
三娘子在部落很有名望,俺答汗去世后,所有大事皆以她為主,凡是赴內地都要帶著她的文書,勢力不可小覷。新上任的首領黃臺吉根據規矩想要收三娘子為妻,“收繼婚”是傳統習俗。
三娘子不愿意再嫁,領著自己的兵一溜煙跑了。
這時候兩邊都著急了。
一是黃臺吉知道自己如果不娶三娘子,恐怕很難順利繼承王位,大明那頭也慌了,張居正知道蒙古和大明多年的安穩全靠三娘子背后支撐,她若跑了,來之不易的互通互市恐怕撐不了多久。
于是,張居正和黃臺吉都派人出來追三娘子。
大明傳話:“夫人能歸屬順義王(指黃臺吉),則不失朝廷的恩寵,否則不過是塞上的一個婦人而已?!?/p>
三娘子聽后權衡利弊,只好回去嫁給了黃臺吉。
黃臺吉幾次三番想要挑起爭斗,都被三娘子安撫住了。三娘子先后嫁給俺答汗長子黃臺吉、黃臺吉長子扯力克、扯力克長孫卜失兔,盡力維持蒙漢和睦相處,為蒙漢兩族的民族團結和內蒙古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1613年,三娘子去世,享年六十三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