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二十四節氣
驚蟄,又名“啟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驚蟄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節律變化影響而出現萌發生長的現象。時至驚蟄,陽氣上升、氣溫回暖、春雷乍動、雨水增多,萬物生機盎然。
“春捂”注意捂兩頭
驚蟄時節陽氣漸生,氣候日趨暖和,但北方冷空氣仍較強,早晚溫差大,因而“春捂”尤為重要。
一般來說,“春捂”要捂兩頭,即重點照顧好頭頸與雙腳,可避免感冒、氣管炎、關節炎等疾病發生。由于寒氣多自下而起,且人體下身的血液循環要比上部差,容易遭風寒侵襲,所以衣著宜“下厚上薄”。
吃溫熱健脾食物
驚蟄時天氣雖然有所轉暖,但余寒未清,在飲食上宜多吃些溫熱的食物以壯陽御寒,如韭菜、洋蔥、魔芋、香菜、生姜、蔥等,這些食物性甘味辛,不僅可祛風散寒,還能抑制春季病菌的滋生。
另外,驚蟄時還應遵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的養生原則,多吃些性溫味甘的食物以健脾,這些食物包括糯米、黑米、高粱、燕麥、南瓜、扁豆、紅棗、桂圓、核桃、栗子等。
這些疾病在“驚蟄”時節多發
感冒和流感
冷暖不定,陰雨增多,衣服隨意增減,容易導致感冒和流感、發熱、鼻塞流涕等癥狀。特別是體弱者、嬰兒和老年人,要注意保暖,居室多通風,多鍛煉。
過敏
冬春轉換之際,萬物生長,空氣中花粉、塵埃增多,還有些日趨活躍的微生物,易導致花粉過敏、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等過敏癥的發生。相關人群要注意關好門窗,少去戶外活動。
心腦血管疾病
由于這個季節氣候多變,冷熱不定,人的血管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收縮,血壓不穩容易誘發高血壓、心臟病等心腦血管疾病。應該多注意休息,保持心情的愉悅,避免驟然減衣,防止受涼。
- 本文內容來源:
- ①甘肅文化館2022.03.05《二十四節氣——驚蟄》
- ②澎湃新聞2022.03.04《二十四節氣之驚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