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黃埔又有新貨殺出,備受期待的雙崗項目——廣州地鐵地產·瓏岄上城來了!
目前,項目官宣案名、開放展廳,但是營銷中心還未開放,市場信息也是保密狀態,而一線的咨詢量卻已經爆表!
比如,我們旗下的博主@老陳同學,有買家對小高層的戶型、價格表現出很大的興趣;比如@小猛買房筆記,結束項目直播后,就收到買家關于74方、94方戶型的咨詢;比如有買家問到,自己只有三四十萬的首付預算,是否能夠上車;比如有買家聊到,自己是上班族,日常通勤是重點……
@房產封神榜博主團隊供圖
這么高的咨詢量,直觀地反饋在一線上:據達人表示,自己的客戶看中74方戶型,卻已經沒法預留了!
此外,市場上也給予了高度評價——有媒體稱它是黃埔的剛需卷王;周邊競品則是感覺壓力倍增。
為什么項目能做到未開先火呢?
因為瓏岄上城帶來的作品,在市場上是降維打擊的:
橫向維度上,它是來刷新市場對老黃埔新房認知的;
縱向維度上,這是實實在在的好房子,其品質,哪怕是3年后、5年后,依舊能名列前茅。
板塊PK,老黃埔妥妥第一梯隊
在廣州,總價250-350萬,能選擇的板塊不少,比如老黃埔、科學城、創新城、白云湖、知識城、橫瀝島等,都是熱門嘉賓。
該如何做選擇呢?直觀的方法是通過對比。
這個總價段,主要面向剛需上班族,他們最關注的,往往是板塊與核心CBD的距離。
來,直接看圖:
珠江前航道上,珠江新城CBD、金融城CBD、魚珠CBD點綴于此。
上文提到的板塊中,老黃埔的區位優勢,非常明顯——緊挨著三大CBD,在地理空間上,可以無縫銜接;并且,通過地鐵5號線,一軌直達珠江新城,通勤時間半小時。
而其他板塊,要么距離三大CBD較遠,要么無法通過地鐵直達,需要換乘。
結論顯而易見,老黃埔憑借優越區位和便捷交通,妥妥第一梯隊,成為剛需上班族的優選。
一來,通勤時間短、通勤方式方便,居住幸福指數也就越高。
二來,板塊開始兌現,且有核心CBD輻射,未來發展前景更好。
雙沙站上蓋,老黃埔真正TOD
問題來了,老黃埔這么多盤,哪個才是更優選項呢?
對于剛需上班族,最簡單的考量標準,就是看地鐵路線、看地鐵站距離。
前者,要么一軌直達市中心,要么有多條地鐵線。
而老黃埔的樓盤,基本都能通過5號線出行,看似大家的通勤方式差距不大。
實則每次步行多15分鐘,每天就要多半小時的通勤時間成本;若是遇上暴雨天,打了傘衣服包包也會濕透;夏天走路更是會出一身汗……
避開這些問題的關鍵,就是接下來要提到的——
家與地鐵站的距離,越短越好。
畢竟,地鐵旁、地鐵盤、地鐵上蓋盤,雖然說法差一點,但是價值差得很遠。
其中,更優選項當然是地鐵上蓋盤。顧名思義,下樓就是地鐵口,優勢在于“零距離”通勤。
標準有了,直接看對比:
非常明顯!
老黃埔眾多新房項目中,瓏岄上城,是真正的地鐵上蓋TOD。
再加上,這是廣州地鐵地產的項目,在歸家通道設計上注重人性化與便利性,設計直連地鐵站廳的專屬歸家通道,為業主提供美好歸家體驗。
瓏岄上城,5號線雙沙站上蓋,從項目出發,約16m直達地鐵站廳,步行可達;從地鐵口到家門口,無需通過地面,不怕風吹日曬雨淋,實現真正的地鐵入戶。
塔樓+板樓,超130%使用率
再來看產品設計,瓏岄上城同樣更勝一籌。
第一點,項目的樓棟設計別出心裁,采用塔樓+板樓的搭配形式,為買家提供多重選擇。
放眼廣州,板樓戶型多為改善大面積產品,如140方、180方等,總價動輒上千萬。
而瓏岄上城,板樓16層高,2T2設計,打造專梯入戶的尊享體驗,并且產品為建面約110-125㎡戶型,低總價就能享受豪宅體驗。
即便是塔樓,樓層也只有26-32層高,2T4設計,相當于一部電梯,最多服務64戶家庭。
相比同板塊樓盤2T5設計、4、50層高的配置,業主等待電梯的時間更短,乘梯體驗更好。
第二點,瓏岄上城是老黃埔目前僅有的超新規項目,使用率超130%。
這一優勢,哪怕是未來5年,也難以被超越,畢竟廣州的超新規產品已經收緊了。
第三點,項目主推建面約74-94-110-125㎡戶型,戶戶南向,并且每個戶型都做到了南北對流,小戶型帶入戶花園,大戶型有獨立電梯廳。
更難得的是,每個戶型的改造自由度很高:
比如,需要房間數多的家庭,約74方做三房、約94-110-125方可做四房;
比如,需要社交空間的家庭,每個戶型都有LDKB大方廳;
比如,需要書房/游戲室/影音室等功能空間的家庭,也有靈動空間可隨意發揮。
再疊加超130%使用率,實際居住體感更寬敞:
戶戶大面寬,采光充足、空間開闊;戶戶有全景,享受山景、園景……居于此,生活愉悅。
在這里,你能真正讀懂,好房子要做的,是營造生活場景。
具體來看每個戶型:
約74㎡三空間
三開間朝南,北望龍頭山森林公園,南望約1.5萬㎡圍合式園林,景觀一流。
約94㎡四空間
南向超大四開間,并且餐廳、客廳都有雙邊采光面,景觀、采光達到IMAX級別。
約110-125㎡四空間
專梯入戶,四開間朝南,南北雙向圍合式園林景觀,更有超大LDKG空間,一鍵切換聚餐、party模式。
并且,南向雙主套,做到生活平權。
左右滑動,看更多戶型
低密大城,容積率2.17
普遍認知里,豪宅項目容積率更低,剛需項目容積率更高。
而瓏岄上城,卻打破了這個認知——
項目容積率2.17,比珠江新城的凱旋新世界(容積率2.9)還要低!
此外,老黃埔板塊,有不少舊改大盤,容積率不低。
我們統計了老黃埔14個樓盤,其中容積率在3.0以下的,只有3個盤。
而瓏岄上城,是這里面密度最低的,居住舒適度能夠排在金字塔尖。
在這樣的底子上,瓏岄上城的的表現更是驚艷。
其一,項目背靠約5000畝龍頭山森林公園,以“引山入園”的手法,打造約1.5萬㎡圍合式藝術花園,讓自然美景進入每一戶家庭;
其二,樓棟北高南低排列,樓距達到50-88米,將南北的采光面、景觀面更大化,讓每個樓棟都有更開闊的視野。
抬高約20米,帶來躍級享受
項目的大手筆設計,遠不止于此!
據悉,項目抬高約20米,相當于砍掉6-7層樓,拓展為四層架空層,打造立體花園、空中會所、沿街商業等高階配套,建造一座垂直城市立體花園。
如此大手筆的設計,為業主帶來更精致的生活體驗:
一來,通過立體花園,形成隔絕外界干擾的自我空間,大大保障私密性;
二來,為業主提供約8000㎡潮流街區,無需遠行,即可滿足日常需求——和家人在潮流街區吃飯、逛街,傍晚則回到高視野會所,在庭院散散步,或是在休閑區聊聊天。
此外,基于抬高約20米的基礎,住宅一樓相當于別人的7-8層高,即便是首層,也能有良好的景觀視野。
高品質人居,打造“好房子”樣本
市場是動態發展的,房子的品質要求同樣如此。
因此,官方對房子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
2023年6月“好房子”概念首次提出后,住建部聯合多部門修訂《住宅項目規范》,提出更高要求。
近日,倪虹部長再次強調,好房子的住宅層高不低于3米。
新華社
,贊2869
白巖松也給出了“好房子”的四個定義:好價格、好位置、好用處、好未來。
這些要求直擊重點,符合要求的房子,不僅現在是好房子,未來5年、10年,仍舊能保持高品質。
而瓏岄上城,正是這樣的“好房子”。具體來看看:
第一點,市面上的普通住宅,層高多數在2.8-3.0米之間。
而瓏岄上城,即便是約74方的上車戶型,層高也做到3米,完美契合官方要求。
第二點,項目位于老黃埔,首付3X萬即可上車,且5號線直達珠城CBD、金融城CBD、魚珠CBD,低密度、超高使用率,一期配建6班幼兒園、二期配建18班公立小學,再加上周邊的城市界面也會越來越好。
也就是說,瓏岄上城踐行的是長期主義,不僅現在是好房子,未來5年、10年后品質依舊卓越。
綜上所述,項目能夠未開先火,在市場上引起轟動。
目前,項目已在三溪美林天地開放展廳,還將釋放更多信息,感興趣的小伙伴,不妨到現場一探究竟~
|實拍圖 項目供圖
好了,想了解更多,可以進群一起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