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媽悟語
看到一句話說得好,“孩子上了小學一年級才知道,周末安排好,普娃也能彎道超車”。
雖然不一定如此神奇,而且成績不公開也沒有實際的依據,但周復一周固定80%的動作,必然會養成堅不可摧的習慣,多年后回頭看,高年級吃到的紅利都是在低年級打好的基礎。
周末兩天,時間充足,大有可為,如何好好利用,讓休息日變成孩子進步的墊腳石呢?
不同家庭給出的答案不同,有的排滿了培訓班,有的完全放飛自我,有的勞逸結合,一千個家庭就有一千種做法,不知道你家的周末都是怎么過的呢?
拋磚引玉,先說說我家情況吧。
我家孩子上一年級,周末的安排基本上按照固定80%生活框架+20%自主探索的原則。
80%生活框架之一:白天規律戶外
養大一個孩子后,就把孩子的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尤其是孩子食欲不好、消化功能弱、運動細胞不足,格外需要戶外運動彌補先天不足。
戶外有充足的陽光、有清新的空氣,非常有利于孩子身體滋養。同時,運動能改造大腦,改善情緒,已經得到科學實證。所以,周末戶外是緊要而且必要的大事。
我們一般進行三件事:踢足球、爬山、逛公園。
踢足球
周末兩天,每天踢球1.5小時左右,在群山環繞下,沐浴在360度無死角的陽光中,孩子學習著運球技巧,感受團體運動對抗的魅力。
半年多來,孩子從一個身體協調性差、專注力差的孩子,變的帶球自如、專注于訓練場上的每一個動作。
雖然比賽時還不開竅,像是過家家,幾乎拿不到球,但是總體進步顯而易見。于他來說,相對于其他孩子,可能需要花費更多時間。
爬山
城市周圍山體公園數不勝數,每周遠離城市喧囂,征服一座小山,自然落入計劃之中。
自從上一年級后已經爬過9座山,下學期就有3座。孩子越來越喜歡爬山,一到周末想到爬山就壓不住嘴角,和開始爬山時的望而卻步形成鮮明對比,逐漸由一個無奈跟隨者成了一個主動要求的主導者。
不管是心態上,還是體力上,孩子的變化都很明顯。再去爬山,經常成為一些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是小哥哥小姐姐學習的榜樣。
逛公園
爬山之外,就是逛公園,有時候在家附近的公園,有時候跑的遠一些。這個城市,我剛剛來,還有很多新的地方值得探索。
相對于爬山,逛公園的強度小的多,但貴在悠閑和放松。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走走瞧瞧,發現大人看不到的細節,小花、小草、小蟲、小石子、小裝飾,都是他眼里的寶貝,腦海里有蹦不完的新想法,借此獲得最大的心理滿足。
80%生活框架之二:晚上規律學習
周末的晚上從不放松學習,也是孩子的習慣使然,從6點半到7點間開始,9點結束。
上學之初,曾經計劃著周末讓孩子完全放松,自由自在。但是有一次孩子說自己的玩樂計劃時,居然說:我寫完作業、讀完書,我們就開始做游戲。
猛然醒悟:孩子的習慣不要隨意打破,每天固定學習更順應孩子的生活節奏。而且,孩子的學習進度也比別人慢半拍,周末正好進行補充。
1、完成校內學習任務
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是學生的職責所在,也是跟上學習進度的必要條件,放在第一位。
盡量在周五完成全部作業,如果作業太多,在周六務必完成,以免周日有其他事情耽誤寫作業。
上學期作業少,周五完成綽綽有余,下學期,作業多了起來,周五就很吃力,就寬限到了周六,讓孩子有喘口氣的時間。
2、強化閱讀
下學期學習進度特別快,語文幾乎一天一課,當天要學會寫6個字,第二天就要100%掌握,平時常常因為寫字擠占閱讀時間。
寫完一字一拼音兩組詞、一行字一筆順,大概要花1個半小時。之所以如此耗時,是因為我要逐個糾正書寫,讓孩子嚴格按照田字格中的示范字來寫,占格位置、筆畫樣子、筆畫間的關系等等都要規范到位,寫字就是練字,讓孩子在日常書寫中養成良好習慣。
周末總要留出一些時間來認真讀書,包括中文閱讀和英文閱讀。
這學期讀完了《李哪吒上學記》,正在讀《沒頭腦和不高興》,孩子又重新喜歡上了讀書,讀書的過程中總能和自己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給我講很多學校里的故事,還配合動作表演,超在狀態。
英文閱讀繼續ABC reading,G級快讀完,對長長的段落不再恐懼,經常聽個開頭就能完整讀完,表示自己已經會讀。在親子互動中的自主閱讀準確率越來越高,得100分的情況時常有之,越來越自信。
3、查漏補缺
一周的學習中,孩子總會有些掌握不牢的環節,利用周末進行補差。
做好兩件事:一周錯題集中回爐+薄弱環節強化鞏固。
語文的聽寫錯誤重新聽寫一遍,看是否正確,對于再次錯誤的字詞,重復修改三遍。
語文、數學做過的小練習中,找出錯題重做,再次出錯的部分,找類似題目強化練習,搞懂為止。
對于理解困難的部分講清方法,增加練習時間。
比如,含多余條件應用題、補磚問題,孩子反復出錯,表示不理解,就總結了做題步驟,找練習冊或打印題目,讓孩子在練習中理解掌握。
4、培優練習
一般到周日晚上,作業和補差已經全部搞定,剩下的多余時間就用來適當拔高。
使用的練習冊是《小學學霸作業本》、《五星學霸》,根據學習進度,選擇半小時內的題量,讓孩子定時練習,鍛煉思考力,提升思維和專注力。
孩子最初害怕做練習,現在總是說:我們要進行思維碰撞了。
很享受這樣專注思考的時光,特別是克服一道難題的時候,很有成就感,說:我進步了,這么難的題目我也會做了,我會思考了,我給自己鼓掌。
20%自主探索
上面說了很多事項,看似把孩子的時間填滿,實則不然,孩子還有大把自由支配時間,周末是放松、充實而又快樂的。上午出門前的1個多小時,下午出門前的1個多小時,寫完作業后的1個小時左右都是他的個人時間。
睡到自然醒是不變的特權,但是他總會在9點前醒來,多數在7點多就醒。因為想到快樂的周末,興奮地睡不著。
他會自行安排看喜歡的動畫,目前是節奏盒子,主要看做彩泥、搭積木,然后學著自己制作,動手能力增強了許多。
然后最喜歡的是畫畫,想到什么畫什么,天馬行空,也是表達自己內心世界的一種良好方式。
雖說孩子不優秀,各方面都比較慢,但是如上所述,周末固定80%生活框架+20%自主探索后,孩子的改變悄然發生,比上學期輕松多了。
不知道一年級的周末都是怎么安排的呢?希望看到優秀家長的分享。
我是@凝媽悟語
家有兩男孩,大一新生+小一新生
陪讀12年后重新出發
分享學科學習、閱讀、落地育兒干貨
歡迎關注,育兒路上一起前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