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2001是由Ichnos Glenmark公司開發的全球首創(First-in-class)BCMA/CD38/CD3三特異性抗體,其開發用于治療多發性骨髓瘤(MM),并于2023年進入I期臨床試驗。該抗體采用1:1:1的設計結構,其CD38、CD3和BCMA三個結合結構域均為Fab片段。Fc區域經過L234A、L235A和P329A突變改造,消除了ADCC效應。在體外實驗中,ISB-2001顯示出優于BCMA/CD3雙特異性抗體、CD38/CD3雙特異性抗體單藥及其聯合用藥的殺傷活性,同時也優于已上市藥物CD38單抗Daratumumab、BCMA/CD3雙抗Teclistamab以及它們的聯合治療。該藥物已獲得美國FDA授予的孤兒藥資格認定。
在Nature Cancer雜志(影響因子>20)上,該公司發表了題為《ISB 2001 Trispecific T Cell Engager Demonstrates Potent Tumor Cytotoxicity and Counteracts Immune Evasion Mechanisms in Multiple Myeloma Cells》的研究論文,全面報道了ISB 2001的臨床前研究數據。該項研究中采用了賽多利斯生物分析平臺的三大核心產品:iQue高通量流式細胞儀、Octet非標記分子相互作用分析系統以及Incucyte實時活細胞成像系統。以下將具體解析這些技術在評估該三特異性抗體藥物臨床前研究中的應用情況。
賽多利斯Octet非標記分子互作系統—抗體表位鑒定
實驗數據顯示,采用Octet非標記分子互作平臺測定的結果顯示(如圖),抗CD38-B3 Fab片段(構成ISB 2001抗體的CD38靶向結構域)在已上市CD38單抗daratumumab存在條件下,仍可有效結合CD38胞外結構域。這一結果表明,ISB 2001與daratumumab對CD38抗原的結合表位存在差異。
Octet非標記分子互作系統在藥物研發領域具有顯著技術優勢,主要表現如下:
1、技術合規性得到權威認可BLI技術(生物層干涉)作為Octet的核心檢測方法,已獲得美國藥典(USP-NF)和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的認可,成為生物藥物動力學分析的標準技術之一。
相關法規依據:
BLI技術正式列入《美國藥典》(USP-NF)("15年的等待!BLI技術正式列入《美國藥典》")
CDE指導原則明確采用BLI技術進行ADC(抗體偶聯藥物)研究("CDE重磅發布!生物層干涉技術寫入ADC指導原則")
2、高通量、低成本及高效檢測能力
3、多功能應用,覆蓋藥物研發生命周期Octet在生物制藥的全流程中發揮關鍵作用,具體包括:
早期研發:大規模抗體庫的親和力篩選及活性評估
中后期開發:免疫原性分析、穩定細胞株的篩選優化
生產質控:殘留物監測、抗體效價及生物活性檢測
賽多利斯iQue 高通量流式細胞儀
抗體和細胞親和力測定以及腫瘤殺傷,T細胞活化
ISB 2001旨在通過BCMA和CD38的雙重靶向介導與低水平表達TAA(腫瘤相關抗原)的腫瘤細胞的強結合。該研究選擇了三種MM細胞系,KMS-12-BM(BCMA低CD38低)、NCI-H929(BCMA中CD38中)和MOLP-8(BCMA低CD38高)來模擬MM細胞上BCMA和CD38表達的多樣性和異質性。在三種MM細胞系上,與CD3×DU×CD38和CD3×BCMA×DU對照相比,ISB 2001顯示更強的結合能力和更低的Kd值。這些數據證明了ISB 2001對雙重靶向BCMA/CD38癌細胞的親和力優勢。
研究人員還通過iQue高通量流式細胞儀技術,比較了ISB 2001與靶向BCMA的單價或二價抗體teclistamab、EM801以及alnuctamab的細胞毒效價。結果顯示,ISB 2001在所有細胞系上均展現出較teclistamab和EM801更高的細胞毒效價,在NCI-H929和MOLP-8細胞系上,其細胞毒效價還超過了alnuctamab。
研究人員開展實驗,旨在評估腫瘤相關抗原(TAA)結合域相對位置對功能的影響,通過比較不同組合(包括 ISB 2001(CD3×BCMA×CD38)、CD3×CD38×BCMA 以及插入不相關 Fab(DU)的對照分子)的 CD3、BCMA、CD38 的腫瘤殺傷能力。實驗結果顯示,當抗 CD38 和 BCMA 結構域更接近抗 CD3 結構域時,腫瘤細胞毒性更高(如下圖 a、b)。不過,兩種三特異性分子展現出相似且有效的腫瘤細胞毒性(如下圖 c),這表明 CD38 和 BCMA 中的任意一種放置在抗 CD3 結構域附近,均能實現最大細胞毒性。
此外,研究人員對ISB 2001進行了on-target off-tumor測定,旨在探究其在非腫瘤環境下的安全性。由于CD38在外周血中廣泛表達,抗CD3和抗CD38結構域之間的接近可能在沒有腫瘤細胞的情況下導致更高的T細胞活化。測定結果表明,ISB 2001的結構設計在保持對腫瘤細胞的高毒性的同時,成功最小化了在沒有腫瘤細胞的情況下誘導的T細胞活化和細胞因子分泌。這一發現驗證了ISB 2001在維持高效腫瘤殺傷能力的同時,降低了潛在的非腫瘤毒性風險。
賽多利斯iQue高通量流式細胞儀具有以下優勢:
1. 高通量速度快:最快5分鐘內可完成一塊96孔板檢測。本文中一半的數據由該流式細胞儀檢測所得,凸顯了其在藥物研發中的高效性。
2. 連續吸樣和分析:顯著提高樣品分析和處理速度。
3. 強大軟件功能:可自動生成IC50、熱圖及透視圖等,無需借助第三方軟件。
4. 節約樣品:最少僅需幾微升樣品,有效節省靶標抗原和珍貴細胞。
Incucyte實時活細胞分析系統
實時觀察腫瘤細胞和效應細胞的接觸
研究人員隨后利用Incucyte實時活細胞成像系統研究了腫瘤細胞與T細胞的相互作用。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加入ISB 2001后,T細胞與靶細胞的接觸率顯著提高,這進一步驗證了該抗體的藥物作用機制。
Incucyte實時活細胞成像和分析系統具有顯著優勢:
1. 長時間連續觀察:可在培養箱內進行長達數周的連續監測,支持最短幾分鐘間隔拍攝,減少人力投入,降低因頻繁操作對細胞造成的傷害。
2. 多板位獨立編程:具備多個板位,可分別獨立設置檢測程序,兼容各類孔板和培養皿,實現高通量檢測。
3. 高效數據分析:采用模塊化軟件設計,操作簡便,可輸出圖片、視頻、生長曲線等多種指標和參數,助力數據分析。
4. 豐富試劑與耗材:提供超過 100 種優化的活細胞專用熒光試劑、耗材及詳盡的實驗方案(Protocol),并有超過 20,000 篇文獻支持。
賽多利斯公司旗下的三大生物分析技術平臺——Octet非標記分子互作系統、iQue高通量流式細胞儀及Incucyte實時活細胞分析系統,相較于同類檢測工具展現出顯著的技術優勢。這些平臺憑借其高通量特性與多功能集成設計,可為藥物研發及科研工作者提供精準高效的實驗數據支持。在生物醫藥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下,該技術組合有助于研究人員提升實驗效率,加速科研進程,從而在專業領域保持競爭優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