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昆明小龍蝦大量上市,但近期網上一個“男子吃十個小龍蝦,雙眼腫成‘悲傷蛙’”的視頻,引發了大家對食用小龍蝦的關注和擔心。就此,開屏新聞記者采訪了同濟醫院過敏反應專病聯盟單位專家庫成員、昆明皮膚病專科醫院業務院長、副主任醫師、副教授鄔繼坤,帶大家了解相關知識。
吃小龍蝦過敏的真相
鄔繼坤指出,小龍蝦過敏的核心原因其實還是個人體質,即免疫系統對蝦類中的特定蛋白(如原肌球蛋白)產生異常反應,釋放組胺等炎癥介質,引發瘙癢、皮疹甚至呼吸困難等癥狀。
當然,清洗不徹底可能導致細菌污染或殘留有害物質(如重金屬),但這些屬于食品安全問題,可能引起腹瀉或中毒,而非真正意義上的“過敏”。因此,過敏體質者即使食用清洗干凈的小龍蝦,仍可能觸發過敏反應。
小龍蝦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食材,富含Omega-3脂肪酸、維生素B12和鋅、硒等礦物質。鄔繼坤表示——
過敏體質,尤其對蝦蟹等甲殼類過敏的人群,需嚴格忌口。 小龍蝦嘌呤含量中等偏高,痛風或高尿酸患者也應少吃。 由于其高蛋白的特性,消化功能較弱者食用較多可能加重腸胃負擔。 孕婦和兒童,若此前未嘗試過小龍蝦,建議首次少量試吃,觀察是否過敏。
吃小龍蝦后過敏怎么辦
鄔繼坤介紹,過敏癥狀分輕重,需區別對待——
輕度反應(皮膚瘙癢、局部紅斑):立即停止進食,口服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外用爐甘石洗劑緩解瘙癢。
中重度反應(喉頭水腫、呼吸困難、血壓下降):屬于過敏性休克,必須立即就醫,保持患者身體平臥,同時可設法將患者雙腿與上肢呈90度角抬高,必要時到醫院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腎上腺素等藥物進行治療。
一旦確診小龍蝦過敏,未來需嚴格規避蝦蟹類食物,避免再次觸發更嚴重的過敏反應。
吃小龍蝦會感染寄生蟲嗎
鄔繼坤解釋:“小龍蝦過敏與寄生蟲感染是兩類問題。過敏屬于免疫反應,寄生蟲則屬于感染問題。通常,吃小龍蝦導致寄生蟲感染的患者,大多是因為沒有徹底煮熟甚至生食小龍蝦,或購買到了環境污染下繁殖的小龍蝦。此時通常會出現腹痛、腹瀉、低熱,易誤診為腸胃炎,應盡快就醫確診;嚴重的可引起咳嗽、胸痛、咯血,甚至侵入腦部導致一些其他嚴重癥狀和后遺癥。大家可以通過科學的方法規避:煮熟、適量、去頭是關鍵,這也是健康享用小龍蝦的前提。”
健康食用小龍蝦的建議
鄔繼坤建議,成年人每次食用不超過500克,約10到15只。此外還需注意:避免搭配啤酒,容易增加嘌呤吸收;選擇正規餐飲店,確保烹飪熟透;小龍蝦頭部易蓄積重金屬,建議只吃尾部蝦肉。
小龍蝦雖美味,但過敏體質者切勿抱有僥幸心理,普通人也應控制食用量,在享受美食的同時,記得關注身體的反饋信號。
如何挑選和清洗小龍蝦
在昆明君安路賣小龍蝦的馮女士告訴記者:“一般早上去買的小龍蝦比較新鮮,避免選擇死亡或活力不足的小龍蝦,這些小龍蝦可能攜帶大量細菌和毒素,食用后易引發食物中毒。應挑選體形飽滿、色澤鮮亮、體表濕潤且富有彈性的小龍蝦。小龍蝦在食用前需仔細清洗,去除表面的泥沙和污物。清洗時可用清水浸泡并多次沖洗,確保徹底清潔。此外,小龍蝦應徹底煮熟,避免半生不熟的情況,以防細菌和寄生蟲感染。”
開屏新聞記者 李松梅 攝影報道
一審 朱婉琪
責任編輯 羅秋旭
責任校對 易科彥
主編 嚴云
終審 編委 李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