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來自澳洲的前世界巡回賽車手、現職業鐵人三項選手沃夫(Cameron Wurf )在Ironman Texas比賽中,創造了該賽事自行車賽的最快紀錄,他以3小時53分32秒完成180公里(112 英里)自行車項目,平均時速達到 46.2 公里/小時(28.7 英里/小時),直接打破卡林(Robert Kallin)保持的原紀錄,快了61秒,速度相當驚人。
圖片來源@cjwur
但比成績更讓人驚人的
是他瘋狂的補給策略
根據沃夫在接受美國運動營養網站《The Feed》的采訪中透露,他表示,在180公里(112英里)的騎行過程中,總共吃了28支能量膠。算起來平均每小時要吃7支能量膠、也就是每8分鐘就吃一支,等于每小時攝取超過200克碳水化合物!
這個數字遠高于職業車手通常每小時約120~140克的攝入量上限,也打破了我們對人體吸收極限的理解。
Image credit: Luc Claessen / Stringer
這位澳洲鐵人三項選手曾在2020年至2024年期間代表英力士車隊參加比賽,在討論他的比賽營養補給時,他列出了幾種不同的產品。
運動員通常會通過飲料和能量膠來補充能量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聽起來沃夫專門將補水和補充能量分開,盡管他使用的產品旨在滿足這兩個需求。他說,在112英里的騎行中他吃了28支能量膠,因為他在不到四個小時的時間內完成了自行車騎行,平均分配時間,那就是每小時7支能量膠,或者每八分鐘一支。他提到使用Powerbar和Amacx兩種能量膠,兩種能量膠分別含有26克和30克碳水化合物。他吃了多少能量膠尚未確定,但他計算出總共約900克,騎自行車時每小時攝取的碳水化合物略多于200克。
如今,車手和鐵人三項運動員每小時消耗的碳水化合物遠遠超過以前的標準,其結果和表現似乎不言而喻。一般來說,我們聽說120- 140克被認為是人體每小時能夠吸收和處理的極限,但這表明運動員顯然在挑戰這個數字。肯定有其他運動員也攝取類似的量來最大限度地提高表現。鐵人三項賽事的特殊要求也要求攝取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特別是考慮到在先前的游泳過程中幾乎無法攝取任何碳水化合物。
比賽在得克薩斯州的陽光下舉行,鈉似乎是沃夫營養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鈉可以幫助體液保留并維持肌肉功能。鈉缺乏,特別是在像鐵人三項這樣更極端的賽事中,最終也會導致一些相當嚴重的后果。運動員可以計算出自己在比賽中的鈉需求量,并使用Flowbio或Nix傳感器等穿戴式技術來監測這一點。
沃夫解釋說,他在水壺中使用了Mortal和Momentous產品。他每小時通過飲料攝入1500毫克鈉,而每支能量膠中也含有200毫克鈉。經計算,他攝入的鈉總量達到11600毫克,這個數據和他超高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一樣令人震驚。
專業選手增大碳水攝入贏取優勢
所以我們該跟著吃28支能量膠嗎?
這種補給極限打破了大家的認知! 但小編覺得普通車友還是不要輕易模仿比較好,畢竟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消化能力不同,補給量也應該不同。但這場比賽帶來的感受:碳水的補給極限,可能還沒被真正定義完成。當我們以為已經知道該怎么吃、怎么補時,頂尖選手們早就在實驗更激進的做法,并用成績向世界說話。
你自己嘗試過
最高攝取碳水量是每小時多少呢?
歡迎留言
文章來源cyclingnews
單車志綜合整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