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際博物館日”邂逅“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一場融合歷史底蘊與時代活力的文旅盛會在上海拉開帷幕。
今年,上海繼續聯動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及6月14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兩大文博節日,以“深挖文物價值、創新時代表達、全民參與傳承”為主線,于今年5月至6月策劃2025年上海文化遺產季系列品牌活動。各博物館、各區文化和旅游局及相關主體,圍繞“守滬文脈,創享未來”主題,推出展覽、樂游、市集、美育、演藝、微拍等六大板塊主題活動,為市民游客獻上一場沉浸式的文化體驗之旅。
這是5月16日由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文物局和徐匯區人民政府在徐家匯書苑共同主辦的2025年國際博物館日上海主會場活動暨文化遺產季啟動儀式上發布的消息。
根據當天發布的《上海博物館發展2024年度報告》,截至2024年底,上海市已備案博物館171座,以2024年上海全市常住人口2480.26萬計,每14.5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遠超全國平均水平。2024年,全市博物館舉辦陳列展覽949個,共接待觀眾4086萬人次,相比2023年增長31.9%,創歷史新高。2024年,上海市博物館的文創收入總計超過4.9億元,其中上海博物館以3.83億元高居榜首。上海正以“大博物館計劃”為引擎,推動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博物館之都”。
為推動文化遺產與現代生活深度融合,市文化旅游局攜手大眾點評平臺,于5月16日至6月30日期間,圍繞“守滬文脈,創享未來”主題,打造線上線下雙軌并行的精彩活動。
線上,大眾點評平臺啟動“守滬文脈,創享未來”文物探尋行動,發布“守滬文脈”上海文化遺產主題游地圖,涵蓋熱門文物建筑、博物館、歷史街區等,精心規劃的紅色記憶、博物致知、尋根溯源等8條尋訪線路。
線下,首屆“申活集”文物文創巡回市集精彩亮相,本市重點博物館、美術館、老字號、文創企業等與文博相關主體紛紛參與。首場市集于5月16日至5月18日在徐匯區徐家匯書院廣場舉辦,后續還將在黃浦區思南公館、楊浦區大學路和虹口區今潮8弄等地接力登場。
同時,市文化旅游局發布了首批全市智慧化展示體驗項目推薦名單,精選涵蓋數字展覽、AR互動、元宇宙體驗等前沿技術應用的30項智慧化項目。上海博物館線下“山水江南”數字展、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推出的滄海云帆AR元宇宙特別體驗、上海天文館“穿越星河”XR沉浸式天文科普體驗等一系列項目,為市民和游客打造兼具科技感與文化底蘊的全新文旅體驗,推動傳統文化遺產在數字時代煥發新生。
今年文化遺產季期間,全市圍繞“守滬文脈,創享未來”主題,推出80項主題展覽、百余場線上線下特色主題活動,涵蓋知識競賽、互動體驗、音樂演出、文創市集等多元形式。同時,145家博物館、73家美術館將在5月17日至5月19日實施減免費開放,以惠民舉措拉近公眾與文化遺產的距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