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70歲的老人,白天昏昏欲睡,到了晚上精神狀態就特別好,不僅不睡,而且還大吵大鬧,家里人都認為他是不是罹患了精神病,可是通過檢查,醫生卻發現導致這名患者一系列異常的罪魁禍首,其實是阿爾茨海默病。
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癡呆)是一種主要發生在老年人中的神經系統疾病,特點是記憶力和其他認知功能逐漸退化,并伴隨行為變化。
為什么老年人容易罹患老年癡呆呢?
原因很簡單,年齡大了,老年人容易出現腦萎縮,腦萎縮是一種因腦細胞逐漸減少導致大腦體積縮小的退行性變化,毫不夸張地說,腦萎縮是阿爾茨海默病發生的基礎性病變。
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必須要警惕的一種疾病,那就是阿爾茨海默病,遺憾的是,雖然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率很高,但是它所受到的重視卻遠遠不夠,作為醫生,要提醒大家的是,大家一定不要忽視阿爾茨海默病來臨前身體發出的報警信號,有些報警信號其實并不一定特別典型。
醫生提醒,腦有沒有萎縮,睡覺就知。睡覺出現這4個癥狀,要提高警惕。
第一,出現晝夜睡眠顛倒,要警惕腦萎縮
很多老年人,白天昏昏欲睡,到了晚上精神狀態就特別好,經常碰到有些家屬反映,父母白天就睡一整天,到了晚上精神狀態特別好,就開始鬧了,成夜成夜折騰,把整個家庭都搞得心力憔悴。
這個時候,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因為老年人很有可能罹患了腦萎縮。
第二,出現夜間頻繁早醒的情況,要警惕腦萎縮
如果一個人晚上總是睡不好,那么時間長了,往往更易罹患阿爾茨海默病,睡眠不足,對大腦有很大的損傷,時間長了,更易導致腦萎縮。
反過來,如果罹患了腦萎縮,那么也容易出現夜間睡眠障礙,很多人經常會出現夜間頻繁早醒的情況。
第三,出現夜間行為異常,要警惕腦萎縮
很多老年人在夜間出現行為的異常,他們要不大喊大叫,要不躁動不安,有些老年人還出現夢游狀態,之所以出現夜間行為的異常,其實并不是老年罹患了精神疾病,而是因為腦萎縮所致。
第四,睡醒以后,精神萎靡,注意力下降,記憶力不集中
很多人罹患腦萎縮以后,睡醒以后,他們卻精神萎靡,注意力下降和記憶力不集中,這與正常人完全不同,正常人睡醒以后,精神很好,體力和精力都保持在一個不錯的狀態,不僅反應速度很快,而且記憶力也很集中,可如果完全相反,則要警惕疾病的來臨。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特別容易被忽視的疾病,很多人都認為,年齡大了,出現記憶力下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殊不知,這是大錯特錯的。
阿爾茨海默病就是這樣一種疾病,發現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所以大家一定不要忽視,要想遠離阿爾茨海默病,大家平時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