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人推薦書法時,經(jīng)常提到一個詞語——字如其人,簡單來說,通過一個人的字跡,可知其人品、德行,譬如正直勇猛的將軍,字跡剛毅,飽含正氣,而奸佞小人的作品,則媚俗、輕浮,丑態(tài)盡顯。
回歸藝術(shù)層面,這一觀念是錯誤的,首先值得肯定的是,人在不同情緒,所寫字跡風(fēng)格不同,但是它跟德行無關(guān),正確的書法鑒賞,處在客觀,分析筆法、章法、結(jié)體、意韻等,以人論書,錯誤至極。
就像明朝,上海一位“大惡霸”董其昌,他的書法仙氣飄飄,3代皇帝視為“傳家寶”,然而民間傳聞,他欺男霸女,無惡不作,激起了民憤,引起“民抄董宦”一事,當(dāng)然上述惡事,沒有史冊記載。
專家推測,這極有可能是,他惹惱勛貴后的抹黑,了解完生平,我們言歸正傳,繼續(xù)看書法,董其昌18歲之前,并不善書,甚至18歲那年,參加松江府會試,因書法差勁,屈居第2名。
自此之后,董其昌日日刻苦,勤奮練字,從顏真卿《多寶塔》入手,慢慢深入虞世南、王羲之、鐘繇、米芾等人,融合諸朝精髓于一體,為了掌握最精準(zhǔn)的筆法,他還去項元汴的府內(nèi),任職館師。
項元汴乃是大藏家,存有諸多古人真跡,董其昌借此優(yōu)勢,得見墨跡,眼界開闊,悟透古法之妙,用筆精到、從容,并且根基穩(wěn)固后,他還自我創(chuàng)新,開辟“生秀淡墨”之法,寫盡書法的虛靈之美。
我們欣賞63 歲寫的“董氏行書三賦”——《行書三賦》,即《讀書賦》、《梅花賦》、《思田賦》,多用筆尖書寫,著墨清淡,勢態(tài)秀逸,字字飄逸而堅實。
比如“拂”字,左邊提手旁的勁力、墨色,頗為凝厚,隨著走筆,右半部分,變得偏為瘦勁、清潤,2者鮮明對比,極具立體感和節(jié)奏韻律,還給人生動妙趣。
董其昌書法的仙靈之氣,深得后世推崇,贏得康熙、雍正、乾隆3朝帝王的青睞,尤其是康熙,十分癡迷“董字”,評價曰:“華亭董其昌書法,天姿迥異。其高秀圓潤之致,流行于楮墨間,非諸家所能及也。”
啟功也說:“熏習(xí)于諸家之長,出之自然,不作畸輕畸重之態(tài)。其功力之深,不在王覺斯之下也”,董其昌已得王羲之真?zhèn)鳎颂麅?nèi)容浩瀚,筆法完備,非常值得臨摹,初步了解古人筆法,利于日后深造。
而今,我們對董其昌《行書三賦》,進(jìn)行1:1超高清復(fù)刻,推出便攜經(jīng)折裝,全卷加入現(xiàn)代字注釋,幫助初學(xué)者識讀,非常適合臨摹與欣賞,與原作毫無二致,見此品如見原作,市面獨(dú)此一家,若您喜歡可點(diǎn)擊下方商品鏈接一觀。
作品為我店獨(dú)家版權(quán),侵權(quán)抄襲者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