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于:世界銀行|作者:Deon Filmer、傅海珊、Luis Felipe López-Calva
(圖片: Curt Carnemark / 世界銀行k)
35年來,世界銀行集團一直通過衡量全球貧困率,跟蹤監測消除被定義為對人類基本需求最嚴重剝奪的極端貧困的進展情況。這一目標是我們組織使命的核心。
1990年推出的國際貧困線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全球性的基準,反映了低收入國家滿足個人每天基本需求的成本,在當時為 1 美元。從那時以來,貧困線經過多次調整,以反映物價變化和滿足基本需求的成本。本月所做的最近一次調整將其設定為每人每天 3 美元。
不過,這仍然是一個極低的門檻,反映了在世界最貧困國家滿足個人基本需求的成本。為了更全面地了解貧困狀況,我們還研究了反映在收入水平略高國家滿足個人基本需求的成本的其他閾值。世界銀行在 2017 年又推出了兩個貧困線標準,分別針對中等偏低收入國家和中等偏高收入國家。三個貧困線標準都反映了各自收入組別中國家貧困線的中間值。
2024年,我們還設置了“繁榮差距”指標,幫助監測低收入國家和中等收入國家面臨的最低生活保障(高收入國家所特有的)缺口。
這些相關和及時的數據使我們能夠觀察全球減貧進程的長期趨勢,顯示哪些地區取得了進展,哪些地區停滯不前。這些衡量指標帶來的洞見也幫助國際社會認定在全球反貧困斗爭中需要對哪些地區加大政策關注力度。
這些指標顯示了自1990年代以來貧困狀況發生了怎樣的重要變化。當時,絕大多數貧困人口集中在三個地區:東亞與太平洋地區、南亞地區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從那時以來,東亞與太平洋地區和南亞地區的貧困人口比例大幅下降,貧困人口日益集中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
世界人口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1990 年,近 60% 的人口生活在低收入國家,而今天這一比例不到 10%。與此同時,中等收入國家現在擁有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三左右。
衡量標準不斷變化
隨著世界各地生活水平的變化,我們衡量全球貧困的標準也在變化。我們對貧困線進行了多次調整,考慮到生活成本的上升,也為了改進對家庭消費的衡量標準,并因為國家貧困線標準的變化。
這些調整的核心是購買力平價 (PPP),它幫助我們了解不同國家的物價水平有何差異。購買力平價用于將各國的國家貧困線和居民收入與消費價值轉換為同一種貨幣,同時也反映了世界各國生活成本的差異。
國際貧困線的首次調整是在 2001 年,隨后在 2008 年、2015 年、2022 年和最近一次在本月進行了修訂。最近這次調整也適用于中等收入國家的貧困線,時間節點是在去年基于“國際比較計劃”2021年收集的物價信息發布新一輪購買力平價結果之后。此次調整也反映了國家貧困線的變化,這是貧困線上調的一個重要原因,尤其是對于跟蹤監測極端貧困狀況的貧困線而言。
基于這些修訂后的因素,針對低收入國家的國際貧困線現在從每人每天 2.15 美元上調到3 美元。中等偏低收入國家從每人每天 3.65 美元上調到 4.20 美元,中等偏高收入國家從每人每天6.85美元上調到8.30美元。
然而,無論調整后的數額多少,國際貧困線仍然以1990 年以來相同的方式衡量極端貧困人口的比例。它顯示了按照世界最貧困國家標準衡量的絕對貧困人口比例。
以數據為核心
各國通過住戶調查提供的數據是衡量和監測國家、地區和全球層面貧困狀況的關鍵。住戶調查提供有關居民收入、消費和支出習慣以及其生活條件的代表性數據,尤其是在其他行政或數字數據源中沒有出現的群體。
近年來,住戶調查所提供的信息范圍和質量有了極大改善,特別是在低收入和中等偏低收入國家,這使我們得以更清楚地了解居民福祉和日常生活狀況。
例如,現在的許多調查強調了居民消費的所有商品和服務,包括外出用餐、住房和擁有手機等耐用品。這些改進的數據現在突出了各國自己的貨幣貧困衡量標準,歸根結底使我們能夠更好地監測全球貧困。
但我們知道,在提升住戶調查的準確性、及時性和政策相關性方面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多,我們將繼續與各國合作,加強統計能力建設,幫助填補長期存在的數據缺口。
我們下一步往哪走?
目前全球極端貧困人口的人數比1990年減少了15 億人。然而,由于經濟增速緩慢、債務高企、沖突與脆弱性以及惡劣天氣帶來的沖擊等相互關聯的多重危機,全球減貧進程在過去十年大幅放慢。據估計今天全球仍有8.08億人生活在極端貧困中。按照這樣的進展速度,消除極端貧困還需要幾十年的時間。
雖然全球貧困線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從高層級看問題的方式,但它們只應該用于跨國分析。要評價某個特定國家的貧困率,國家貧困線是最合適的基準。這些對于政府進行改善民生和扶貧救困的政策設計至關重要。
我們還必須認識到,貧困是多維度的,有很多非貨幣指標對于理解人民福祉至關重要,例如接受教育、保障健康、獲得衛生設施和通水通電的機會等。不同的貧困衡量標準有助于提供更廣闊的視野,有助于指導改善最貧困弱勢群體生活的政策決策。
為推進世界銀行集團在宜居星球上消除貧困和促進共享繁榮的使命,我們依賴于強大的數據,這是政策的基石。這類數據對于監測貧困趨勢和激勵各國確保將減貧作為關鍵政策優先事項至關重要。加強我們衡量全球貧困的方式,可以確保我們繼續朝著正確的方向邁進。
THE END
轉載聲明:本微信公眾號刊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中國普惠金融研究院及本微信公眾號觀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