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潛江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團隊成功完成全市首例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EA)。這一成就標志著該院在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外科治療領域取得重大技術突破,為區域卒中防治體系再添核心技術。
66歲的周女士(化姓),患高血壓、糖尿病多年,因近兩個月來飽受頭暈、眼花困擾,入住潛江市中心醫院。經過詳細檢查,發現其右側頸內動脈狹窄程度高達90%,如同在頸動脈內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引發致死致殘性腦梗死,嚴重威脅生命。
▲術前CTA及DSA顯示重度狹窄
面對這一高風險病例,潛江市中心醫院高度重視。醫務部立即組織神經外科、麻醉科、內分泌科、重癥醫學科、心內科、CT室、神經內科等多學科專家進行了聯合會診和周密評估。與患者和家屬進行充分溝通后,5月29日下午,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徐海濤教授團隊的指導下,潛江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廖黎慶、主治醫師謝濤、汪隱蛟等組成的手術團隊,歷時3個半小時,成功為患者實施了右側頸動脈內膜剝脫術。手術在全身麻醉下進行,全程輔以腦氧飽和度及神經電生理監測,精準切開了病變血管,徹底清除了長達約2.5厘米的粥樣硬化斑塊,有效重建了血流通道。
術后,神經外科醫護團隊為患者實施了嚴密血壓調控(預防高灌注腦損傷)、血糖管理、預防腦血管痙攣及感染等全方位監護。患者恢復良好,術后神志清醒,四肢活動自如,無明顯神經功能障礙,術后第4天即可下床活動,并于第9天康復出院。
▲患者表示感謝并贈送錦旗
此次手術的成功,不僅填補了全市在該項外科開放手術技術上的空白,更充分體現了潛江市中心醫院對高齡、多基礎疾病、高危患者的綜合救治能力,代表著醫院擁有了處理極高危頸動脈狹窄病例的技術實力。未來,醫院將以此手術為契機,積極推動類似手術的常規化開展,全力守護市民的腦血管健康生命線。
【知識科普】
什么是頸動脈狹窄?
頸動脈是將血液由心臟輸送至頭、面、頸部的大血管,是大腦的主要供血血管之一。頸動脈狹窄,大腦的供血就會相應減少,嚴重時可造成腦梗死(即中風)。
當頸動脈狹窄程度超過70%,這時就需要積極考慮手術干預了。目前,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EA)是治療頸段頸動脈狹窄公認的“金標準”,也是目前唯一可以達到去除動脈硬化斑塊、重建正常管腔和血流的方法。
▲頸動脈內膜剝脫手術圖示
如何關愛頸動脈?護好頸動脈,就是在守護大腦健康。記住以下這幾點生活建議:
01管住嘴
規律飲食,別不吃早餐,也別長期吃太撐;飲食清淡為主,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燕麥麩、芹菜等,有助于降低膽固醇。
02邁開腿
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如快走、游泳、騎車等,能有效控制體重,降低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的風險。
03遠離煙酒
戒煙!吸煙是血管的頭號“殺手”;酗酒、過量飲酒同樣傷害血管。
04好心情
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長期焦慮、壓力大、情緒低落會悄悄損害血管健康。
05勤檢查
定期復查血壓、血糖、血脂,了解自己的血管健康狀況。
【專家團隊】
廖黎慶(副主任)
潛江市中心醫院神經外科負責人武漢醫師協會神經外科分會(1+8城市圈)委員會委員湖北省病理生理學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北省神經科學學會神經介入分會委員湖北省抗癌協會神經腫瘤專委會委員擅長腦外傷,腦血管病,腦腫瘤及椎管內腫瘤的診斷與治療,對功能神經外科(三叉神經痛及面肌痙攣等)的診治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在《中華神經外科雜志》,《卒中與神經疾病》等雜志上發表多篇論文,獲得兩項實用新型專利證書。
謝濤(主治醫師、碩士研究生)
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同濟醫院,曾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規范化培訓
擅長顱腦損傷的診治,尤其重型顱腦損傷的手術治療;擅長高血壓腦出血、腦動脈瘤、煙霧病、頸內動脈狹窄等血管性疾病的診治;熟練掌握顱腦腫瘤、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等的診治
- 湖北省病理生理學會神經系統疾病委員會委員
- 中國抗癌協會神經腫瘤專業委員會會員
汪隱蛟(主治醫師、碩士研究生)
畢業于內蒙古民族大學、廣東醫科大學聯合培養。長期從事一線神經外科臨床工作,熟練掌握顱腦腫瘤、顱腦外傷、腦?管疾病等診治。在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及治療方面有較為豐富的經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