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傳動巨頭”沖刺A+H股了!
6月18日,深圳市兆威機電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兆威機電”)正式向港交所遞交H股上市申請,距離其2020年12月登陸深交所主板不到五年。
這家以微型傳動系統為核心技術的企業,悄然完成從本土冠軍到全球競爭者的身份轉換——按收入計,兆威機電在中國排名第一,全球第四。從深圳寶安的齒輪小廠,到人形機器人核心部件全球競爭者,兆威機電的二十年技術長征迎來資本市場的二次跨越。
此次沖刺港股IPO,距離實控人李海周夫婦通過清墨投資套現3.23億元僅過去一周,而公司靈巧手產品正裝入特斯拉Optimus的“手指”,與華為共建具身智能生態。
1、從汽車電子到人形機器人的跨界征服
2001年成立的兆威機電,在微型傳動領域已深耕二十余年。公司從精密齒輪和傳動系統起步,逐步構建起覆蓋智能汽車、具身機器人、消費電子等領域的解決方案體系。
2020年12月,兆威機電登陸深交所創業板,募資20.03億元,發行價75.12元/股。資金投向產業園建設、研發中心升級等,支撐了后續微型傳動系統、靈巧手等核心技術的突破。上市首年,其市值即突破260億元,成為微型傳動領域標桿。
其獨創的“傳動+微電機+電控”三大系統協同體系,能在直徑僅4mm的空間內實現高精度驅動控制10。截至2025年3月,公司擁有382項專利,專利數量位居中國行業第一。
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其微型驅動系統在電動尾門、隱藏式門把手等場景持續放量。2024年公司總營收達15.25億元,同比增長26.42%。在汽車電子領域,兆威機電深度綁定頭部客戶。產品應用于比亞迪、理想、小鵬等品牌的智能座艙系統,推動該業務2024年增長超30%。
而兆威機電的真正的技術突破發生在人形機器人領域。2024年11月,兆威機電在深圳高交會發布全球首款指關節內置全驅動單元的靈巧手,震動業界。該產品具有17個主動自由度,單指節配備3個以上驅動單元,設計壽命高達10年——一舉解決行業“短壽”痛點。采用600MHz主頻的微驅控制器,實現毫秒級響應,精確模擬人手抓握動作。
兆威機電的技術優勢迅速轉化為商業合作,公司成為特斯拉Optimus靈巧手核心供應商,向Figure供應電機模組,并與華為簽訂具身智能戰略協議。這些合作印證了兆威機電在全球機器人核心部件領域的頂尖地位。
2、增長背后的結構性隱憂
招股書顯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營收從11.52億元上漲至15.2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6.42%。而公司的凈利潤也從1.50億元增長至2.2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到了25.11%。
2025年一季度營收3.68億元,同比增長17.9%,顯示增長勢頭延續。但是,利潤僅為0.55億元,反降0.5%,主因機器人研發投入攀升及消費電子業務疲軟。
而公司毛利率優化的背后是產品結構升級。公司傳統業務以微型傳動系統(占營收63%)和精密零件(30%)為主,而2024年推出的靈巧手等高附加值產品,將整體毛利率提升至31.2%。
更值得關注的是海外市場的爆發。2024年公司海外營收達2.12億元,同比增長26%,毛利率高達44.13%——較國內業務高出近15個百分點。這種巨大差異推動兆威機電加速國際化:在港上市募資將用于建設海外生產基地,實現本地化交付。
但是,研發是公司競爭力的根基。公司研發費用從2020年0.7億增至2024年1.55億,四年增長121%。2025年一季度研發投入0.4億元,同比再增33.3%,持續加碼靈巧手二代產品開發。
而兆威機電將汽車電子領域的微型電機技術,成功復用于機器人靈巧手開發,使公司能快速響應人形機器人市場爆發,其中技術遷移能力成為獨特優勢。
3、赴港上市的機遇與挑戰
兆威機電的資本運作呈現清晰節奏。2020年12月,公司登陸深交所主板,發行價75.12元/股,募資20.03億元。其中招商證券作為保薦機構獲得1.53億元承銷費。
A股上市后經歷業績波動:2021年凈利潤下滑39.71%,但2024年強勢復蘇,凈利潤回升至2.25億元。股價隨之反應,2025年4月末達127.06元,較年初上漲71.91%,市值突破300億元。
但實控人李海周夫婦通過清墨投資于2025年6月減持320萬股,套現3.23億元,此前關聯方聚兆德兩年減持19次(套現超3.78億)。而在實控人減持套現的背景下,還有高額分紅與減持并行,2022-2024年累計分紅1.57億元,2025年再派6850萬元。
而公司實控人近期的減持,恰在H股遞交申請前完成。實控人高頻套現引發“內部人看空”質疑,H股投資者或要求更高治理透明度。
此次H股計劃發行不超過總股本20%的股份(超額配售權前),由招商證券國際和德意志銀行聯席保薦。募集資金將用于靈巧手商業化、海外產能擴建及技術研發,與公司全球化戰略緊密契合。
選擇此時赴港上市,兆威機電有著多重戰略考量。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正處于爆發前夜:特斯拉Optimus計劃量產,Figure公司獲OpenAI投資,華為、小米等科技巨頭紛紛入局。
作為靈巧手核心供應商,兆威機電需要資本助力搶占窗口期。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中國微型驅動市場規模將從2024年332億元增至2029年726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達17.3%。
香港資本市場提供獨特價值:更廣泛的國際投資者基礎,有利于提升公司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品牌認知;靈活的再融資機制,可支持持續研發投入;港幣融資體系便利海外并購與設廠。
但是,面臨的挑戰也不少,靈巧手雖技術領先,但商業化剛起步,2024年尚未貢獻顯著收入。而全球巨頭競爭加劇,德國西門子、日本電產等對手在微型電機領域積淀深厚。這樣的情形下,備受矚目的兆威機電能否順利破局呢?
赴港上市是全球化競爭的關鍵一躍。若能借助國際資本深化技術優勢,兆威機電有望從“中國第一”走向“全球領先”,在萬億級人形機器人市場中,讓更多“中國造之手”握住未來。但是,雙資本平臺能否托起“全球傳動巨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