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縣人民醫院成功救治復雜顱腦損傷患者并助其重拾自信
本網訊(邵陽日報記者唐穎,通訊員 鄭雯 鄧洪萍)無影燈下,手術刀承載的使命各有不同。對于55歲的患者簡女士而言,相隔180天,在邵陽縣人民醫院神經外科經歷的兩次關鍵手術,帶來了兩次意義非凡的“新生”:第一次是與死神賽跑,全力挽救生命;第二次則是為尊嚴而戰,精細修復缺損,重拾生活信心。這份跨越時間的信任托付,最終書寫了生命奇跡的篇章。
2024年12月,一場車禍使簡女士生命垂危。被緊急送至邵陽縣人民醫院創傷急救中心時,她已深度昏迷,雙側瞳孔不等大且光反射消失,并伴有嚴重高血壓、冠心病、慢阻肺等基礎疾病。急診CT檢查顯示:急性硬膜下血腫、腦疝形成、蛛網膜下腔出血、枕骨及多根肋骨骨折、肺挫傷……傷情極其危重,救治刻不容緩。
時間就是生命!醫院立即啟動綠色通道,創傷中心迅速組織神經外科、重癥醫學科(ICU)、麻醉科、胸外科、心血管內科、急診醫學科等多學科專家緊急會診。專家一致認為,急診手術清除顱內血腫是挽救生命的唯一希望。在充分與家屬溝通并獲同意后,一場生命爭奪戰旋即展開。當晚23時,由神經外科主任陽治國帶領的重癥救治團隊為簡女士成功實施了“顱內血腫清除術+去骨瓣減壓術”,為后續治療贏得了寶貴時機。
術后,簡女士轉入ICU。在陽治國團隊精心治療下,她成功闖過術后感染、顱內壓控制等多重并發癥難關,兩周后奇跡般蘇醒。隨后,神經外科醫護團隊為其制訂了專業康復計劃。經過系統治療與康復訓練,簡女士恢復良好,最終得以步行出院。
生命雖已延續,但首次手術遺留的右側額顳頂部顱骨缺損及局部腦組織膨出問題,不僅影響外觀,也給簡女士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醫學上,顱骨修補術通常在去骨瓣術后3至6個月進行效果最佳。
帶著對醫院救命之恩的深切感激與高度信任,今年6月,簡女士再次選擇邵陽縣人民醫院神經外科陽治國團隊。此次目標明確而溫暖:修復顱骨缺損,重塑完整顱腦,重拾生活自信。入院后,經團隊嚴謹評估,于6月5日成功為簡女士實施了“顱骨修補術”。
手術成功是重塑信心的第一步。神經外科護理團隊在護士長呂娟帶領下,運用加速康復外科理念,為患者提供全方位專業照護。責任護士楊會為其量身定制康復計劃,細致指導術后臥位與早期功能鍛煉;在營養支持(指導合理膳食、預防便秘以規避顱內壓波動風險)、預防深靜脈血栓及術后并發癥等方面給予精準指導。在醫護團隊的精心呵護下,患者恢復順利。術后數日拆除敷料,看到修復后平整的顱骨,簡女士臉上露出了久違的、充滿希望的笑容。
從驚心動魄的生命爭奪到精雕細琢的尊嚴修復,患者及家屬兩次以生命相托,換來了從絕境求生到笑迎新生的轉變。醫者懷揣不同階段的責任與使命,始終恪守同一誓言——守護生命,更守護生命的尊嚴與光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