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邇
Zhang Er
別署漚堂,原名張建永,生于1975年,河北唐山人。平生致力于傳統(tǒng)精神中國畫的學(xué)習(xí)與研究,近階段主要從事動物題材中國畫的研習(xí)與創(chuàng)作。藝事之外,于中國文化之經(jīng)史、文學(xué)、出土文獻及古文字等亦有涉獵。
張邇的朋友圈
擬八大山人,學(xué)古意。
趙孟頫有“畫貴有古意,若無古意,雖工無益”的說法,這一句中有兩處容易被混淆概念而曲解的意思,一是古意和古法是兩回事,得古意不見得用古法,用古法也不見得得古意,我比較認同古意新法,法不厭新,意不厭古;二是工和細是兩回事,工不見得細,細不見得工,有工而不細,有細而不工,我比較認同不細而工,當(dāng)然更認同不工而工,不細而細。
八大山人名作 《安晚冊》的開示,想要中鋒用得好,要在散鋒上下功夫,想要散鋒用得好,要在中鋒上下功夫。中鋒的要訣在散鋒,散鋒的要訣在中鋒。
老子的話,知雄守雌,知白守黑。
要想得到男人,要在婦道上下功夫,要想得到女人,你就要特爺們才行,大概也是這個道理吧。
八大山人好畫一幅,筆法很妙,妙在用筆無一處正經(jīng),又無處不正經(jīng),畫面整體又淳樸無邪氣。黃賓虹說畫畫要筆筆中鋒,這幅可謂典范。真正會用中鋒的是表面上不見得是中鋒,但散側(cè)逆順都貫穿著中鋒的精神,像孫悟空的七十二變才對,八大山人是用中鋒的高手。想起《論語》一句,君子貞而不諒,意思是君子做事精神不移,形式不拘。貞而不諒,這句作為中鋒用筆的要訣也可。
眼光餅子一面
月圓西瓜上時
個個指月餅子
驢年瓜熟為期
八大山人畫 《瓜月圖》,把月亮畫得很大,并說是餅子一面,這應(yīng)該就是傳說中的畫大餅吧,以畫大餅入畫,空前絕后。
詩中用了兩個典故,一個“個個指月餅子”指朱元璋利用月餅裝紙條傳遞消息舉行起義的故事,一個是“驢年瓜熟為期”中“瓜熟以代”的故事,春秋時期齊襄公派士兵到苦地葵丘駐防,承諾到來年瓜熟時會派人換防接替他們,后來齊襄公未兌現(xiàn)承諾,導(dǎo)致變故叢生。瓜熟以代屬于早期的失信案例,也屬于更早期的畫大餅。
根據(jù)詩意,人們分析八大山人此畫是一幅反動宣傳畫,鼓勵反清人士起義,不過對起義時間感到遙遙無期,驢年馬月,就是現(xiàn)在說的三零零零年十三月三十二日星期八,和齊襄公的瓜熟時期,時間差不多。
瓜熟月圓的今天,吃瓜群眾的我們,看著這幅畫的心愿,感覺已是遙遠的過去式了。
海棠果,想起一出戲一一《八大錘》,由八大錘想到八大,八大全稱八大山人,畫僧朱耷的號。有位大款曾經(jīng)吹牛自己的收藏:
八大山人的畫我已收藏了六大山人的了,還有兩個就集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