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全國首個閩南幻境主題景區“嶼見閩南·時光幻境”(以下簡稱“嶼見閩南”)在廈門市湖里區正式啟動“雙遺聯袂·共創閩南”夏日幻游季,其以七大沉浸式體驗亮點、三大文化賦能計劃及"世遺+非遺"夢幻聯動,打造閩南文化傳承創新的“活態實驗室”。這場融合閩南非遺與現代文旅的盛會,不僅吸引兩岸非遺匠人深度參與,更通過青少年互動、文創開發等多元形式,讓千年閩南文化在沉浸式體驗中煥發新生。
“招募文化推薦官、非遺傳承人、發起閩南好禮評選,我們要讓每個普通人都成為閩南文化的傳播者。”嶼見閩南項目副總經理黃濤介紹,三大計劃中,“嶼見閩南文化推薦官”招募打破年齡限制,10歲廈門少年何以沫作為小小推薦官代表,將帶領游客體驗春仔花制作、閩南語教學等互動項目,“我要讓大家知道,這里不僅能換裝看表演,還能吃閩南特色美食,品鑒閩南特色文化。”
嶼見閩南項目副總經理 黃濤
在非遺傳承人招募中,來自臺灣的“琵琶圣手”、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卓圣祥等十數位兩岸匠人將常駐景區,開展布袋木偶戲、剪瓷雕等技藝展演。“我們希望只要有閩南匠人在的地方,都能夠讓他們回歸家鄉,以嶼見閩南為平臺,共同發揚和再創閩南文化。”黃濤說道。對此,“閩南非遺百工計劃”廈門市翔安區非遺剪瓷雕傳承人林欣墻感受深刻,“在工作室做手藝很難被看見,這里讓游客能親手觸摸剪瓷雕,臺灣同行還和我們探討材料革新,這種交流讓傳統技藝有了新可能。”據透露,景區正推動“閩南非遺百工計劃”,未來將吸引更多臺灣及東南亞匠人參與。
“每天超60場演藝、18項非遺互動游戲、20個打卡集章點...…”暑期幻游季推出的七大亮點中,壓軸大戲山水實景夜秀《鳳起鷺島》尤為矚目。這場以閩南上古神話為藍本的演出,通過白鹿化鳳凰的傳奇故事,將拍胸舞等非遺元素融入山水光影,打造15分鐘沉浸式視覺盛宴。與此同時,復古DISCO閩南語金曲派對、“神獸”泡泡樂園水戰等年輕化體驗,讓傳統文化與潮流玩法碰撞出火花。黃濤強調,他們把文化拆解成適合各年齡段的體驗,小朋友能做非遺手作,年輕人能參與文創創作,老人能在這里找回兒時記憶。
“場景化、沉浸式模式突破了傳統玻璃展柜模式的局限,讓學術成果真正走進大眾生活。”福建省閩南文化研究會會長、福建省政協教科衛體委原副主任林曉峰指出,此次推出的閩南非遺百年百工技法以“在地再生”為目標,結合傳統工藝與旅游體驗,讓年輕一代能“看得見、玩得懂、帶得走”。尤其臺灣匠人的加入,更讓閩南文化作為兩岸紐帶的作用進一步凸顯。
隨著暑期來臨,這場融合非遺展演、親子互動、實景演藝的文化盛宴已正式拉開帷幕。嶼見閩南正以開放共創的姿態,讓閩南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兼具傳統底蘊與青春活力的獨特光彩。
(海峽導報記者 孫靜/文 俞舒林/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