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日本設計小站(ID:japandesign)
“高端商戰?”
這兩天,上海人的朋友圈和社交平臺,妥妥的被一艘“船”刷屏了!
LV直接在興業太古匯路口,空降了一艘高達30米的巨型“郵輪”——“路易號”!
紅銀相間的船身鋪滿經典Monogram花紋,細節更是考究!
船頭堆疊的經典旅行箱、高度還原的鎖扣把手、金屬質感的鉚釘、錨鏈、舷窗,連纜柱都用麻繩精心包裹。船頭特意揚起15度角,瞬間有了乘風破浪的動感。
這艘“巨輪”來頭真是不小,總長114.5米,占地有1600㎡!上下三層空間集展覽、購物、餐飲于一體。
設計由OMA建筑事務所合伙人Shohei Shigematsu參與,靈感源自19世紀LV為遠洋航行打造的傳奇硬箱。
盡管定位是“圍擋”,但這規格和氣場,堪比藝術裝置!
“路易號”一露面,甚至還帶火一個網絡熱梗——“LV要創飛星巴克”!
航拍視角下,船頭尖銳的造型精準指向僅50米外的星巴克門店。
網友腦洞大開,搬出希臘神話,說星巴克Logo里的“雙尾美人魚”海妖塞壬,“專克船只”。
這波“玄學”討論熱度太高,逼得星巴克官微連夜發文科普自家Logo的由來,互動直接拉滿。
不過。爭議也隨之而來。有人覺得“路易號”三個隸書大字“土味十足”,和周邊現代建筑不太搭調。
也有人認為,這么一艘具象的“郵輪”,不如擺在黃浦江邊更和諧。
更實際的困擾來自附近居民:激增的流量帶來的噪音和擁堵,著實讓人頭疼。
其實,玩轉街頭巨型裝置,LV可是輕車熟路。
巴黎香榭麗舍大街的全球首家LV酒店、紐約中央公園拔地而起的復古行李箱塔、東京充滿未來感的“水柱”、大阪巨型風帆……每一次出手,都能成為街頭打卡地標。
那么,這艘火出圈的“路易號”,會一直停泊在南京西路嗎?LV官方尚未給出明確答案。
但回顧品牌過往的“快閃”套路,這類裝置的生命周期往往有限。盡管如此,LV這波操作早已賺足眼球和話題。
至于網上的各種吐槽?對品牌而言,爭議或許根本不重要。能引發全民熱議,本身已是營銷的勝利。
正如網友的點評:“能把一個圍擋玩成現象級地標,LV是真的會!”
所以,你怎么看這艘“路易號”?喜歡它的吸睛創意,還是覺得它格格不入?
為了小伙伴們不錯過更多優秀設計案例和最新設計資訊
記得將我們設置為“星標”!
往期內容回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