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唐一代士族門閥始終掌控唐朝朝局,其中實力最大的兩家就是韋杜兩家門閥,所謂:“城南韋杜,去天尺五”。真實記錄了唐代"韋杜"作為頂級士族的在唐朝特殊地位,在這樣的家族入閣拜相,領兵掛掛帥并稀奇,但問題在于,這樣的家族必須依附于皇權,而一旦生出異心就勢必被家族拋棄乃至反噬。
中唐時期韋家就出了這樣一個人,他是京兆韋氏一族的郿城公房一系,排行第二十三。他的履歷可謂波瀾壯闊,《唐國史補》稱他功業僅次于郭子儀:“郭汾陽再收長安,任中書令,二十四考,勛業福履,人臣第一。韋太尉皋鎮西川,亦二十年,降吐蕃九節度,擒論莽熱以獻,大招附西南夷,任太尉,封南康王,亦其次也。”
這個評價不可謂不高,但絕非虛言,此人就是韋皋。韋皋有點可惜,他十歲的時候干上了安史之亂,當時,他和父親韋賁客居江夏,安史之亂結束后,韋皋叔父召他回長安省親,實際上就是回去入仕,韋皋在回到長安后被唐代宗選為建陵挽郎,后轉調華州參軍,歷佐地方使府,累官至殿中侍御史、署隴州行營留后事務。又調補華州參軍,受各節帥府征辟,累官使府監察御史。
韋皋此后在地方南北奔波,積累政治經驗,大唐德宗建中元年,劍南西川節度使張延賞的夫人苗氏,一眼相中了這位年過三旬的下屬,要把16歲的大閨女許配給韋皋當媳婦,張延賞對此強烈反對,張家雖然不如韋家,但張延賞以及其父張嘉貞和其子張弘靖后來都官至宰相,苗氏自己的父親苗晉卿也是位宰相。因此根本無需與韋家聯姻,但苗氏執意如此,并說韋皋有宰相之才,最后張延賞拗不過媳婦,也只好認下這個女婿。
張延賞其實看不起這個老女婿,不過是因為怕媳婦不得不如此,所以婚后時常加以數落,天天弄的韋皋也十分尷尬,媳婦張氏看不過眼,經常和老爹對著干,后來一氣之下帶著老公單過,張延賞心疼閨女打發了很多財物,但韋皋夫婦深感恥辱,每走過一個驛站,就放下一個包袱,過了七個驛站,夫妻二人只剩下自己的行李。
韋皋在妻子的建議下前往鳳翔投奔祖父的好友鳳翔隴右節度使張鎰,張鎰很看好韋皋,讓其代理隴州行營留后事務。建中四年,涇源節度使朱泚反叛,占據長安,唐德宗避難奉天,鳳翔兵馬使李楚琳叛降朱泚,殺死了張鎰。而在隴州城,朱泚舊將牛云光還統領著五百范陽戍兵,情況可謂危急到了極點,就在這最關鍵的時候,屬于韋皋高光的時刻到來了。
此時叛將王文和朱泚的家僮蘇玉奉命來招降韋皋,企圖引誘韋皋一同叛亂,韋皋作緩兵之計,表面上禮遇王文,將其遣回,并趁機派部將高光儀前去探查敵情。說應當解除武裝進城,叫人疑慮盡消。二人認為韋皋不過一介書生,因此輕易答應。而就在第二日的犒勞宴上,韋皋一聲令下,兩側埋伏的甲士一擁而上,王文和朱泚的家僮蘇玉,以及麾下蘇、牛二人的腦袋被掛起示眾,隴州城遂平。
德宗聽說韋皋不受逆命,于是立刻派人冊封韋皋為隴州刺史,并將他的部下改編為奉義軍,韋皋出任首屆奉義軍節度使。韋皋成了大唐一派的標桿人物。韋皋也非常識相,立刻派兄弟韋平和韋弇相繼進入奉天城,給皇帝做人質,同時在城內修了一座高臺,舉行了盛大的祭祀活動,并讓全城百姓都參加。韋皋與眾將士當中歃血為盟:“咱們齊心協力為大唐誅殺叛逆,如果背棄這個誓言,天誅地滅。”就這樣隴州之地人心慢慢的安定下來。
興元元年,奉天之難結束,德宗返回長安。德宗欣賞在叛亂期間韋皋的表現,便擢升他為檢校戶部尚書,兼成都尹、御史大夫,以及昔日老丈人所任的劍南西川節度使。此時,韋皋四十歲,出走岳家之后還不到三年。消息傳來,苗夫人聽說是韋皋,便說這是女婿,張延賞卻不信嗎,嘲諷道:“天下同姓名者何限彼韋生!應巳委棄溝壑,豈能乘吾位乎!婦女之言不足云爾。”
結果證實是韋皋之后,張延賞事后對媳婦苗氏表示:“還是你有眼光啊,給我找個好女婿”。苗氏則反諷道:“我眼光自然好,可惜我老爹眼光不行,要不咋找你當女婿”。這便是:“宣父從周又適秦,昔賢多少出風塵。當時甚訝張延賞,不識韋皋是貴人。”
韋皋被任為劍南西川節度使,這是天寶時期十節度使之一,屯益、翼、茂、當、巂、柘、松、維、恭、雅、黎、姚、悉十三州之境,統天寶、平戎、昆明、寧遠、澄川、南江六軍。在中唐的諸藩鎮中,劍南道在經濟和在軍事上具有非常重大的戰略意義:只要能把守蜀川和河隴,就能鉗住吐蕃的擴張。“西抗吐蕃,南撫蠻獠”,這便是此西南要地的職責。在韋皋之前,共有至少二十八位節度使,任期平均不到三年,而韋皋則一口氣坐鎮了川蜀二十一年。
在任上,韋皋首先要做的是保境安民。從貞元四年起,韋皋便起兵攻伐吐蕃,據《新唐書》的記載,韋皋共破吐蕃四十八萬,擒獲殲滅吐蕃節度、都督、城主、籠官一千五百人,斬首五萬余級,繳獲的牛羊器械等戰利品數以百萬計,收復了嶲州等失地,“其功烈為西南劇”。基本解除了中唐以來吐蕃的戰略威脅。德宗感其功勛卓著,遷其為檢校司徒兼中書令,賜爵南康郡王,并制記功碑以作表彰。
在韋皋的進攻下,吐蕃南道節度區的統治已經岌岌可危了,但是吐蕃一方現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雖想出兵再次占領丟失的地區,但卻"苦唐、詔掎角"不敢再次在西南地區發動進攻。史載:皋治蜀二十一年,數出師,凡破吐蕃四十八萬,禽殺節度、都督、城主、籠官千五百,斬首五萬余級,獲牛羊二十五萬,收器械六百三十萬,其功烈為西南劇。
在任上,韋皋還與著名女詩人薛濤有段情緣。薛濤在14歲的時候因家族敗落,與母親無依無靠,只有加入樂籍,成為營妓。韋皋欣賞她的豪氣和文采,還令其接觸自己的案牘,甚至見她工作很有效率時萌生了為之申作校書郎的念頭。須知校書郎雖為九品,但過去非進士所不能任。盡管此事最終不了了之,但薛濤“女校書”的美名風聞天下。由于大家都知道薛濤與韋皋關系匪淺,紛紛對她送禮行賄,而薛濤也“性亦狂逸,不顧嫌疑”,因此,盡管她確實將所收金帛上交,但韋皋還是將她發配松州,但后來召她回來。
但由于長期坐鎮西南,韋皋也逐漸生出了野心。因此,為討德宗歡心的韋皋不僅定時輸送西川賦稅。貞元二十一年,唐順宗即位,韋皋派支度副使劉辟向新皇朝賀,并暗中拜訪其心腹王叔文,以求能統領劍南西川、東川、山南西道,掌握西南半壁。王叔文大怒,差點殺死了劉辟,此事后來也引發了劉辟造反。
唐順宗在位不過幾個月就被廢,太子李純即位,是為唐憲宗。王叔文集團倒臺后,包括著名詩人劉禹錫、柳宗元在內的臣子紛紛或死或貶,這便是著名的“二王八司馬”事件。唐憲宗此時意圖啟用韋皋 拜相,然而,就憲宗似將有大動作之時,他卻突然暴病而亡,時年61歲。唐憲宗追贈韋皋為太師,“廢朝五日”以示哀悼。
雖然韋皋后期有著兼領三川的政治野心,但總體的來看,韋皋的一生,還是功烈卓著的,其所立之功,在唐德宗時代少有匹敵。即便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韋皋也是一位杰出的人才和顯赫有名的人物。而他一生保護蜀地的功勞,也被人們認為他是諸葛武侯轉世,專門來保護蜀地的。
韋皋是歷任西川節度使中在任時間最長的,其所立之功也是歷任西川節度使中最大的,官爵也是歷任西川節度使中最高的,功烈為西南劇,絕非過譽之言。唐德宗時代的大臣,能死后獲得追贈太師的功臣,寥寥無幾。郭子儀、李晟、渾瑊、韋皋數人而已。
我是清水阿嬌,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的關注和點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