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入伏,今年三伏天有點怪,總共就30天,11年才遇一回。雖說天數少,可熱力值沒準更猛,尤其對咱種地的,挑戰不小。
入伏時間晚,7月20日才開始,近十年最晚,莊稼可得遭罪了。雙春夾閏,夏季拉長,大日頭曬得久,地里水分跑太快。
平原種玉米的老鄉注意,高溫天里玉米葉子容易打蔫兒。
早晚得去地里看看,葉子卷起來就得澆水,別等晌午頭澆,傷根。山區種果樹的,樹冠大的地方給樹下鋪點稻草,保墑又降溫。
茶園里的茶樹怕曬,嫩葉子容易被烤焦,搭個遮陽網很有必要。
湖區種水稻的,田里可別斷了水,水層保持淺一點,散熱透氣。高濕度天,作物容易生病,得提前打藥預防,別等病害蔓延了。雷陣雨說不定啥時候來,田里排水渠得提前疏通,別讓水積著。
傳統看云識天氣的法子還能用,要是天邊黑云翻滾,趕緊收曬的糧食。
不過也得結合科學,手機上的天氣預報多看看,心里有個準。
有人覺得天數少,影響能小點兒,可緊湊的熱更熬人,莊稼扛不住。玉米灌漿期遇上這高溫,粒兒可能不飽滿,減產風險得警惕。蔬菜大棚里的活兒更得細,中午把棚膜掀開點,通風降溫別悶著苗。
傍晚澆完水,撒點草木灰,防蟲又防潮,老輩兒的土辦法挺管用。
我個人覺得,這時候更得勤往地里跑,早發現問題早解決。不同地方情況不一樣,山區防干旱,湖區防澇,都得對癥下功夫。
具體咋防旱?
這里先留個話頭,老鄉們有啥好辦法也能說說。眼下趕緊檢查灌溉設備,水泵、水管該修的修,別等用的時候掉鏈子。
家里的防曬草帽、水壺備齊了,下地別中暑,身體是干活的本錢。
關注咱網易號,后續每天更新天氣和農事建議,幫你應對桑拿天。記住了,三伏天雖難熬,提前準備勤動手,莊稼才能長得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