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我的字很“幼稚”,這個“幼稚”源于哪一點呢?
第一,我是喜歡寫碑的,我不喜歡寫帖。中國書法基本上可以分為帖學和碑學兩條路。
《黃州寒食詩貼》蘇軾
現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
帖原本指的是在帛書上的文字,后來范圍逐漸擴大,演變為書寫在素、帛、紙上的小篇幅書跡。
其余大量的都是碑。廣義的“碑”指的是各種形質的石刻文字,包括摩崖、塔銘、造像記等等。
《熹平石經·周易殘石》東漢
現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館
字刻在石頭上,經過了歲月上千年的風雨剝蝕,然后被拓印下來,再被我們用來學習。
碑的特別之處就是有金石味。“金”就是刻刀,“石”就是材料。漢時期的漢碑和魏晉時期的魏碑,那些字都是歪歪扭扭的,非常好看。你看每行字,感覺每個字都要倒了,但整體看它就倒不了,很有意思。我很喜歡這種“亂石鋪街”的感覺。
《道匠造像》北魏
現藏于洛陽龍門石窟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字與畫的統一性。
給大家舉個例子,我經常被說寫得不好。我承認與書法家是兩股勁。我追求的是字與我畫的用筆的統一。這個非常重要,盡管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我曾經找我一個同事幫我題畫。他是啟功先生的弟子,寫得一手啟功體,可以以假亂真。
但他幫我題畫之后,我們兩個在那站著抽煙,怎么看怎么別扭。雖然他的字很好,但是放這里跟我的畫不匹配。
所以說匹配很重要。這非常像兩個人在一起,哪有什么標準,哪有好壞?兩個人合適是最重要的。
唐風宋韻之清雅器型,
中華瓷都之匠心匠作,
結合老樹經典詩畫,
一器三享,
一器三絕,
器器動人。
唐風宋韻·匠心匠作
更多精彩內容(點擊圖片進入)
“把小樹種在朋友圈”
分享老樹老師最新畫作
作品購買·合作咨詢
添加小樹微信不走丟
點贊|分享|收藏
傳遞生活的詩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