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趙思遠 通訊員 梁夢陽 李俊 陶宣羽
記者從中鐵隧道局獲悉,6月30日,廣州市首條在全國重點文物控制地帶采用礦山法施工的超大斷面隧道——南沙大角山隧道提前6個月正式通車運營。
洞口照片
航拍大景
被譽為“黃金隧道”的大角山隧道由廣州市南沙區建設中心負責建設管理、中鐵隧道局集團承建,處于南沙天后宮和大角山炮臺的西側,南北向縱穿大角山,隧道均長847.35米。
2023年5月22日,大角山隧道正式開工。據了解,項目團隊自進場以來,通過前期爆破影響模擬計算、后期控制爆破方案優化、輔以全自動振動監測儀等先進設備,有效保障施工過程中大角炮臺國家級文物的安全。
中鐵隧道局項目負責人表示:“我們以多功能超前地質鉆機、噴漿機械手、多功能襯砌臺車等大型設備為主體,BIM系統、3D斷面掃描儀、隧道智能綜合檢測車、拱頂混凝土澆筑監測系統等先進智能技術和裝備為抓手,輔以智能回彈儀、止水帶定型夾具、防水板多點激光精準定位、高頻熱熔焊機等小工裝,克服了隧道小凈距、淺埋、斷層等不良地質和困難,在避開夜間爆破施工的情況下,實現了Ⅳ、Ⅴ級圍巖立拱段月均隧道掘進100米的良好成績,有效破解了施工‘瓶頸’,并提前6個月實現隧道建成通車。”
大角山隧道通車運營后,將高效串聯起南沙客運港、國際郵輪碼頭、天后宮和南沙花園酒店,成為連接港前大道與環市大道的重要通道之一,給大角山南北兩側居民和天后宮景區、海濱公園游客交通出行帶來便利。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