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孫蘇皖)16歲時,因不滿校內投幣洗衣機吞幣,購買網絡攻擊服務,致被害公司服務器業務中斷7個多小時。蘇州市吳江區檢察院經評估決定對其附條件不起訴,并開展精準幫教。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該名“黑客少年”已蛻變為“紅客老板”,個人收益超百萬元。
2021年,16歲的小陽(化名)在就讀某技師學院期間,因對校內投幣洗衣機吞幣不滿,向通過網絡結識的凡某購買網絡攻擊服務,在40天內陸續對蘇州某科技公司租用的阿里云服務器進行網絡攻擊,導致該服務器業務中斷7個多小時。
據了解,被害公司在該服務器上搭設了校園自助平臺,平臺注冊用戶數累計104萬余個,與該平臺聯網并已激活的洗衣機、烘干機、電吹風等共享設備累計15萬余臺。在此期間,被害公司為防范網絡攻擊,花了3.7萬余元購買防護服務并升級服務器網絡帶寬和CPU。
案發后,吳江區檢察院依法介入偵查引導取證,并同步開展社會調查。通過深入調查,吳江區檢察院刑事犯罪檢察部主任李冬梅和同事發現小陽從小就喜歡計算機,每天投入大量時間自學計算機知識,還經常幫助他人解決電腦相關問題。這次,他是因為一時氣不過才沖動行事。
調查發現,小陽父母以收廢品為生,哥哥智力殘疾,家庭年收入僅5萬元左右,家庭成員關系融洽。小陽六年級接觸到計算機,開始是玩游戲,荒廢了學業,后自學C語言等計算機軟硬件相關知識。后來,在網絡上結識了凡某等黑客,討教技術的同時,也受到不良引導。
經過多方考慮,2023年10月,吳江區檢察院依法對小陽作出附條件不起訴決定,考察期為六個月。為幫助小陽重回正軌,李冬梅和同事聯合司法社工、職業規劃師組成幫教小組,為小陽量身定制幫教方案,幫助他理性對待情緒變化。
考察期內,小陽主動參與“網絡紅客”公益活動,注冊備案技術論壇,免費分享源代碼,并將凈網行動的普法文章在論壇置頂。借用父親身份注冊網絡公司,一邊通過3D打印創收,一邊從事自主研發。至2024年5月考察期滿,公司已招收員工10余人,小陽個人收益過百萬元,員工月收入過萬元。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吳江區檢察院自2020年開展精準幫教工作以來,逐步形成“檢社融合—多平臺支持—資源優化配置”的幫教體系。截至目前,已對172名涉罪未成年人開展幫教2029次,跟蹤回訪613次,心理干預203次,對145組家庭開展家庭教育指導1089次。指導幫助22名涉罪未成年人返學,132人就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