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1月,日軍海軍陸戰隊突然向中國當時的上海閘北地區發動進攻。面對日軍的進攻,當時的國民政府雖然發出了共赴國難的號召,但實際上在部隊調遣方面并沒有他應該有的積極性。反而在當時的情況下,只有第19路軍孤軍奮戰,和日軍進行抗爭。面對日軍的囂張氣焰,當時作為少將旅長的宋希濂主動找到何應欽請戰,想要帶著部隊前往淞滬地區作戰。而何應欽嚴肅對他說道:你老實點,別學第19路軍破壞了政府部署!
將軍請戰
日軍和第19路軍在上海地區打得難分難舍,然而此時南京政府卻并沒有向上海地區增兵的打算,甚至為了避日日軍鋒芒,有人居然提出了暫時遷都洛陽的建議。
而此時,年輕氣盛的宋希濂卻忍受不了南京政府的這樣吞吞吐吐,這名只有24歲卻已經是少將旅長的黃埔嫡系,直接開車來到了軍政部長何應欽的辦公室。他向何應欽主動請戰,想要帶領部隊拉到淞滬戰場上去,和19路軍一起對付日本人。
然而,作為軍政部長的何應欽聽到宋希濂的請戰請求后,并沒有露出欣慰的神色,反而神色嚴厲的警告他:你給我老實點兒,別學19路軍,他們已經打亂了政府的部署,你不能由著性子胡來!
宋希濂聽到何應欽這樣說,心里涼了半截。他想不明白,明明日本人已經打到家門上了,為什么南京政府還在這里藏著掖著,不肯派兵到淞滬戰場進行救援?日軍之囂張的態勢也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在這長久的時間里,南京政府一味把精力全部投入到了江西圍剿紅軍的戰斗中,面對虎視眈眈的日軍卻視而不見。如今戰事已經焦灼,自己想要帶領部隊上前線卻被阻止。
年輕氣盛的宋希濂當即召集手下官兵講話,一時間群情激憤,想要再次請愿開赴前線。
而這時候,軍政部又再次下發通知:十九路軍有三師十六團,無須援兵,盡可支持。各軍將士,非得軍政部之命而自由行動者,雖意出愛國,亦須受抗命處分。
面對這樣的警告,宋希濂等人雖有殺敵報國之心,奈何受人掣肘,只能眼睜睜看著淞滬地區19路軍和日軍進行拼殺。然而,一寸河山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兵,當時面對戰事,不僅僅只有宋希濂一人心懷壯烈,滿腔激憤,社會上有許多有影響力的名流之士,也開始號召南京政府應該大力支持上海地區的作戰。
國破山河在
眼看著輿論發酵越來越厲害,此時人在浙江老家的蔣介石也裝腔作勢下了命令,何應欽才將散駐在京滬、滬杭線上的第八十七、八十八兩個師連同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的教導總隊,臨時拼湊成一個第五軍,任命張治中為軍長并兼任第八十七師師長。
平心而論,這部分部隊看起來比較散亂,但是他們的戰斗力絕對是在當時國民黨部隊中名列前茅的存在,只單單說中央教導總隊,那更是王牌德械部隊。但是,由于這些部隊臨時湊成一個作戰集體,彼此之間配合并不默契。而最主要的是,此時的國民黨政府高層并沒有下定決心和日軍撕破臉皮,所以作戰一直相當模糊,部隊拉到前線打起仗來信心不足,反而顯得畏手畏腳。
這時的南京政府迫于無奈之下,派兵支援上海作戰的19路軍,而其主要心思還是寄希望于國際社會能夠支持自己,從而遏制日軍的入侵態勢。但是,日軍這只食人猛虎,其胃口是廣袤的中國土地,又怎么可能因為南京政府的惺惺作態而大發慈悲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