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58llo42779
肌營養不良,中醫稱之為"痿證",多因脾胃虛弱、氣血不足、肝腎虧虛所致。
①脾胃虛弱:脾主肌肉,脾胃虛弱則運化失司,氣血生化不足,肌肉失養。
②氣血不足:氣血虧虛則四肢百骸失于濡養,導致肌肉無力、萎縮。
③肝腎虧虛:肝主筋,腎主骨,肝腎虧虛則筋骨失養,加重肢體痿弱。
面對這種"痿證",就需要健脾益氣、補血養榮、強筋壯骨,才能從根本上改善癥狀!
今天通過一個案例,給大家分享一個經驗方,適用于各種類型的肌營養不良,如四肢無力、肌肉萎縮、運動障礙等。
案例介紹
患者32歲,2年前開始出現進行性四肢無力,以雙下肢為著,上下樓梯困難,蹲起費力。伴食欲不振、飯后腹脹、大便溏薄、容易疲勞。
見舌淡胖,邊有齒痕,苔薄白,脈細弱。中醫診為痿證,辨證屬于脾胃虛弱,氣血不足。
患者青年男性,飲食不節,損傷脾胃,運化失職,氣血生化不足,肌肉失養。久病及腎,肝腎虧虛,故見肢體痿弱。食欲不振、腹脹便溏為脾虛之象。舌淡胖有齒痕,脈細弱,均為氣血不足之征。
于是,給患者開方:
黃芪,黨參,白術,茯苓,山藥,當歸,陳皮,砂仁,雞血藤,甘草。
并囑患者規律飲食,適量運動,保持良好作息,避免過度勞累。
結果怎么樣呢?
患者服用兩周后,自覺食欲改善,體力較前恢復,下肢沉重感減輕。
在原方基礎上加熟地黃、枸杞子,以滋補肝腎,繼續服用后,肌肉力量明顯增強,可獨立上下樓梯,日常生活能力改善。
去砂仁、陳皮,加入杜仲、牛膝,以強筋壯骨,鞏固療效。持續服用中藥3個多月,患者肌肉力量基本恢復正常,生活質量顯著提高。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肌營養不良通過中醫辨證施治,抓住"脾胃虛弱"這個病機,堅持健脾益氣的治療原則,是能夠獲得顯著改善的。關鍵是要早診斷、早治療,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注:本文僅供參考,文中方劑需專業醫師指導,不可盲目自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