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1個節氣,此時太陽黃經達到105度,天氣已進入炎熱階段,此時人體陽氣較為旺盛,易受暑熱、濕邪侵襲。
中醫認為“肝開竅于目”,夏季心火偏旺,容易影響肝血,進而引發眼部不適。因此,小暑時節養生重在“清暑濕、養心肝”,通過內外結合中醫調理的方式,保持視力健康。以下是一些適合小暑時節的護眼方法:
飲食調理:吃對食物,養肝明目
1. 護眼食材推薦
枸杞:滋補肝腎,改善眼干澀,可泡茶或煮粥。
藍莓:富含花青素,促進視紫質的合成與再生,緩解視疲勞。
胡蘿卜:含β-胡蘿卜素,預防夜盲癥。
綠葉蔬菜(菠菜、西蘭花):富含葉黃素,過濾藍光,減少眼疲勞。
2.推薦飲食搭配方案
早餐:
紅豆薏米粥:紅豆 50克(提前泡2小時)、薏米 50克(提前炒過更溫和)、糯米/大米 30克(增加稠度)、枸杞 10顆煮粥。祛濕消腫、健脾養胃。注意:便秘、怕冷的人可少放薏米,孕婦可換成山藥。
薏仁赤小豆湯:薏仁30克、赤小豆20克煮水,祛濕健脾,適合眼瞼浮腫者。
午餐:
菠菜豬肝湯:補血養肝,直接滋養雙目(“肝開竅于目”),菠菜富含鐵和維生素,助血生血,兩者搭配,改善氣血不足導致的眼干、視力模糊,尤其適合貧血、用眼疲勞者。體熱者少食豬肝。
冬瓜湯:祛濕利尿,冬瓜利水消腫,緩解眼袋浮腫(“濕重則眼腫”),含維生素C抗氧化。適合熬夜水腫、用眼過度者。體寒者加姜片平衡寒性。
晚餐:
沙參山楂粥 :滋陰潤眼,健脾祛濕,緩解干澀;山楂活血通絡,改善眼疲勞,養脾胃,助氣血化生,間接護目。適合用眼過度、眼干模糊者。體寒加姜。
代茶飲
決明子菊花茶:決明子10克、菊花5克、枸杞10克,沸水沖泡。清肝明目。
枸杞菊花茶:枸杞子10克、,菊花3克,沸水沖泡。清肝明目(適合眼干、紅血絲)。
桑菊飲:桑葉10克、菊花6克、薄荷3克、枸杞12克。(適合外感風熱伴眼紅)。
穴位按摩:促進眼部氣血循環,緩解眼脹、干澀、視力模糊、改善黑眼圈、眼袋、醒腦明目
睛明穴(內眼角稍上方)
攢竹穴(眉頭凹陷處)
太陽穴(眉梢與外眼角連線中點后1橫指)
四白穴(瞳孔直下,眼眶下緣凹陷處)
按摩方法:閉眼,用指腹輕柔按壓,每穴30秒至1分鐘。早晚各1次,可配合眼保健操進行。
生活習慣調整:科學護眼
1. 避免長時間用眼
20-20-20法則:每看電子屏幕20分鐘,遠眺20秒,看20英尺(約6米)外的物體。
2.保證充足睡眠
小暑宜“夜臥早起”,晚上11點前入睡,避肝開竅于目,免熬夜傷肝血。
3.情志調養:避免肝火上炎,五行音樂療法。
夏季易煩躁,肝火旺會加重眼干、紅血絲。 聽舒緩音樂,角調式音樂(如《胡笳十八拍》),屬木入肝,宜在19-23點播放。
中醫特色療法
1. 中藥熏眼
菊花+枸杞+決明子煮水,熏蒸眼部10分鐘,再飲茶湯,清肝明目。
2. 藥枕助眠
蕎麥皮+決明子+菊花制成藥枕,助眠兼護眼。
3. 摩手熨目
雙手搓熱,輕輕敷在雙眼上,溫通氣血,緩解疲勞。
注意事項
若眼干、眼痛、視物模糊持續不緩解或視力驟降,建議立即就醫辨證調理。
過敏體質者慎用花粉類中藥(如密蒙花)。
一句話養生口訣:
“小暑養眼有三寶,枸杞菊花睡得好,穴位按摩不可少,肝火平和視力保。”
信陽市中醫院眼科開展的中醫項目
眼部刮痧
耳穴埋豆
隔核桃灸
中藥超聲霧化熏眼
藥離子導入
中藥塌漬
撳針
眼科茶飲
醫師簡介
王婧燦
眼科副主任
眼科主治醫師,眼科副主任,本科臨床醫學專業,河南省中醫藥學會中醫眼科分會委員、信陽市中醫藥學會中西結合眼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
從事臨床工作數年,熟練掌握各類青少年遠視、近視、弱視及斜視的診斷、治療,在兒童視光方面有較深的理解;對眼前節疾病尤其對角膜病、葡萄膜疾病、白內障、青光眼的檢查、診斷及治療有豐富的經驗。
坐診地址:信陽市中醫院民權路院區三樓眼科
聯系電話:18738675681
(通訊員 王婧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